【斗数生辰】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沛凝聊星座 2024-07-21 11:18:50

现代人都知道,地球绕其自转轴旋转一周为一天,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钟,这就是我们天天使用的钟表时间。

在我国古代,古人是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那么古人是如何计时的呢?

对于普通老百姓,精准地了解时间不现实,其实也没必要。因此,最直观的计时方式便是看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最直观、最廉价的计时方法。

在商周时期古人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就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木杆,称作“表”,地面上放置个刻度板,称为“圭”,表的影子投在圭上叫做光阴。随着太阳起落,影子有长短,光阴就用分寸表示,因此,也就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了。

后来,人们发现把杆子倾斜一定角度,无论何时,影子都会均匀投射在一个圆面上,于是据此制成了日晷。有了日晷,人们又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刻在晷面上,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这样计时更方便更准确了。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古代最精确的计时方式——刻漏计时,也称漏刻计时。“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最常见的漏壶是一刻之漏,古人把一天分为100刻,一刻时大致是今天的14.5分钟,漏完一壶水恰好是一刻时,所以,今天我们把15分钟称作一刻钟。

到了宋朝,人们又发明了水运仪象台,每隔十五分钟就有小木人自动敲鼓一次,每隔一小时小木人自动打铃一次,时间上误差不超过十秒。这就是欧洲天文钟的祖先。

除了这几种计时方式之外,古人还会使用焚香计时和更夫打更计时。常说的“三炷香”就是一种相对准确的计时方式。更夫打更依据的时间大多也是焚香计时。

在这种背景下发明的紫微斗数,用的出生时间就是十二时辰。钟表没有普及之前,先人都是这样记录自己的出生时辰。比如郑板桥出生在子时,出生地扬州。至于是扬州的早子时还是晚子时,就无从知道了。

古人起盘用的时辰,跟郑板桥一样,应该是出生地的时辰。而每个地方的时辰大概率是不一样的。因为古人计时,是根据当地观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所以不可能一样。中国的历法(阴阳合历),每隔几年就要多一个闰月。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机构来修订历法,颁布统一的日历(所谓黄历),所以中国古人的出生时间,不管哪个地方的人,年月日是一致的,但每个地方的时辰可能就不一样,古人习以为常了,估计也不会考虑时差,算命时直接报上自己的时辰。

但现代人用的标准时间与古代截然不同,这就给现代人用斗数算命带来一些困惑和麻烦,所以就有了真太阳时还是平太阳时的提法。

按照现代的天文概念,一个平太阳日是24小时,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一天可能比24小时要短或长20到30秒。通俗的讲,“平太阳时”是默认每一天的时长都是24小时整,地理经度每增加或减少1度,时间对应加减4分钟。

“真太阳时”则是考虑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近似)轨道等因素,当地球位于轨道的不同位置时,每一天的时间并不都是24小时整,有时会多于24小时,有时会少于24小时,即: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值。高精度的真太阳时需要借助一系列复杂的天文算法计算得出。

真太阳时通俗理解就是地方时。出生地的经度不同,真太阳时也不同。比如中国境内出生的人,钟表时间都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同一个北京时间出生的人,真太阳时因出生地不同而各不同,因而命盘就可能不同(当然一般是跨两个时区以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上海和伊利)。但不管是北京时间还是真太阳时,最终还要换算成农历的时辰,因为斗数安星法依据的是古代的十二时辰。

大家常用的文墨天机软件就默认真太阳时的起盘方式,所以输入公历生辰时,还要输入出生地(中国以外的要输入时区),命盘页面会出现钟表时间和真太阳时,还会自动换算出农历时辰。当然也可以选择输入农历生辰,这时候就不需要输入分钟和时区、出生地等。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灵活选择生辰输入方式。

​​​

1 阅读:6

沛凝聊星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