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倍”差距震惊美专家!海军人才危机让美国焦头烂额

星河碎片的编织者 2025-02-20 10:19:03

美国海军的现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曾经称霸全球的大国海军,现在却为造船和修船发愁。根据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的实力已经是美国的232倍。没错,232倍!中国一年造的军舰,比美国五年造的还多。而美国的专家却出了个“奇招”:既然本土没人愿意干造船的活,那就去意大利、日韩这些盟国“抢人”,还说要给这些技术工人发放移民资格。这个建议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海军乃至整个造船工业的窘境。回头看看这几年,美国造船业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先说说一组数据,过去三年,美国海军退役了13艘盾舰,但新服役的不到5艘。而每年美国有3艘核潜艇等着退役,但新造的只有2艘。这样的速度,怎么填补海军军舰的空缺?更别提维持全球霸权了。再来说说美国的造船厂,造船速度慢得让人着急。拿“博伊西”号核潜艇为例,这艘潜艇在2016年就该进行中期维修了,但因为造船厂没空位,竟然等了4年才排上队。到了2020年,刚进船厂,又因为预算不足、产能跟不上,荒废了整整4年。直到2024年,它才终于开始维修,修一下就花了12亿美元。这效率和成本,放在商业领域,早就被淘汰了。反观中国造船业,那真是风生水起。以福建号航母为例,现在已经开始进行舰载机匹配试验了。而美国的肯尼迪号航母呢,还在调整弹射器。这差距就像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跑车,另一个还在修自行车链条。更有趣的是,美国造船厂还自带“紧箍咒”。

贝利法案规定,美军不能买进口军舰;琼斯法案要求航运业必须用国产船。结果是自己造不了,又不能找别人帮忙,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其实,美国年轻人不愿意进造船厂,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大家更倾向于去硅谷敲键盘,干那些高收入、时髦的工作。相反,中国有完整的工业链和充足的技术工人,这才是中美两国造船速度差距的根本原因。美国专家彼得·苏丘提出的“抢人计划”,就是想从意大利、日韩这些国家挖技术工人。但问题在于,技术工人不是随便抢来的。美国造船业的问题,不是单纯缺人手,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衰退。就算抢到了人,也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更讽刺的是,美国的盾舰数量现在只有中国的一半。中国一年造的军舰,顶得上美国五年的量。这样的差距,连美国专家都坐不住了,但光着急是没用的,没有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就只能看着差距越来越大。正如有人说的,一个产业的兴衰,往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缩影。美国海军曾经是全球的“海上霸主”,如今却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不知道是不是该让人唏嘘。

目前,美国专家们还在为如何“抢人”绞尽脑汁。据说,这个计划不仅包括从意大利和日韩这些盟国挖技术工人,还提议通过发放移民资格来吸引人才。美国国内对此也有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美国造船业的困境依旧没有改善,造船的速度和产量依然远远落后于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造船业却在持续发力。不仅福建号航母的测试进展顺利,各类军舰的建造速度也在不断刷新纪录。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的造船厂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不仅效率高,成本还低。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让美国的专家和政客们倍感压力。看完这个事情,我觉得美国造船业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积累下来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体系的衰退和年轻人职业观念的改变。美国的年轻人更愿意去科技行业淘金,而不愿意从事“脏活累活”。相比之下,中国的造船业有完整的工业链和大量技术工人,这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美国想靠“抢人”来解决问题,确实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意思。更让人感慨的是,美国内部的政策,也让他们自己束手束脚。既不让买进口船,又造不好国产船,这种矛盾的政策,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对于这件事网友们是怎么看的。

网友“北风吹”调侃:“中国人造船,美国人修船,还是慢吞吞地修。这种对比,真是活生生的现实版龟兔赛跑。”网友“海上风暴”评论:“抢人也没用啊。人是抢来了,可美国造船厂的效率能跟得上中国吗?关键是体系的问题,抢个人就能改变?”网友“春风化雨”质疑:“美国真要解决问题,就别犹豫,把那些束手束脚的法案改了。贝利法案、琼斯法案,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网友“铁马冰河”说:“说到底,美国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工业基础的衰退。抢人只是权宜之计,不改变根本问题,迟早还得碰壁。”看完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想问:美国的专家和政客们,真的看不到问题的根源吗?还是说,他们也只能装作没看见?不得不说,美国海军的现状确实让人感慨。曾经的全球霸主,现在却在为造船发愁。这背后是一系列政策、工业体系和社会观念的问题。所谓的“抢人计划”,无非是想给衰退的造船业打一针强心剂,但这剂药能管多久?美国真的准备好正视自己的问题了吗?既然中国一年造的军舰是美国五年的量,美国为什么不学习一下中国的造船模式?难道仅仅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意向对手低头?还有,靠“抢人”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工业体系的衰退,真的是“人才”一个问题吗?美国的专家们,能不能放下所谓的骄傲,真正想想该怎么改革?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