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能把病走没?医生提醒散步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尤其是老年人

杨柳青青养护说 2024-04-04 09:55:30

在近期微信运动榜单的风潮之下,67岁的柳先生投入巨大热情,确保每天的步数超过1万,以占据朋友圈的显要位置。然而,他开始感受到膝盖酸痛,甚至在短时间步行后就遭遇剧烈不适。经过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柳先生患有膝关节劳损,医生分析认为,这种状况很可能源于长期的过度使用,导致关节液异常积聚,进而引发症状。面对医生的解释,柳先生感到困惑,毕竟广泛认为散步是对健康有益的活动。

经常走路和很少走路的人,6年后,心脏和血管有啥区别?

定期散步是一种被广泛推崇的促进心脏健康的活动,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这一习惯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益处是显著的。研究涵盖了43国的20152名成年人,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3.2岁,其中52%为女性。通过对这些人群进行为期六年的详细观察,研究揭示了日常步行量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参与者基于他们日常的步行数被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每天1985步、4178步、6327步以及10090步。结果显示,相比于步行最少的一组,其他三组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9%,33%,和43%。这一发现凸显了增加日常步行量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对步行的益处影响颇大。在60岁以下的群体中,步行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然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对于步行最少的群体,其他三个步行量级别的参与者显示出了显著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分别为20%,38%,和49%。这一区别可能与老年人较低的有氧能力、行动能力受限及生物效率下降有关,这使得他们不需要走很多步就能达到年轻人通过大量步行获得的健康益处。

研究还发现,对于60岁及以上的人群,每天步行约6000步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但当步行量超过9000步时,这一风险降低的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对于老年人而言,适量的步行足以带来心血管健康的显著改善,而无需过度劳累。

正确散步讲究多,60岁以后,散步时谨记4点

首先,保持良好的步行姿态是基础。在散步时,应直立行走,胸部微抬,这样做不仅能保证身体各经络和血管的畅通,还能避免因不良姿势导致的氧气供应不足及身体疲劳。

其次,调节运动强度至关重要。活动量应根据个人体力而定,若感到异常疲乏或关节痛,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过度劳损。

第三,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减少运动伤害极为重要。推荐使用专为跑步设计的鞋类,因为这种鞋具备良好的缓冲性,有助于减轻对膝盖和脚部的压力。不适宜的鞋子很容易在运动中引起伤害。

最后,选择合适的散步地点同样重要。应避免在交通繁忙或空气污染严重的路边散步,而是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安全的场所,如公园、运动场或树林等。此外,建议中老年人在散步时有人陪伴,以防不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