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就开始重视起来精神生活了,学生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在最近几年也是屡屡登上热搜。

但是有很多的经典篇章,却被家长们冠上了“毒教材”的名头,然后就是强劲的抵制,直到教育局无奈之下将其强制从课本中剔除。

经典语言《愚公移山》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曾被质疑,现在竟然连杜牧的诗都要被质疑了,《山行》这首诗为什么会被家长们认为是毒教材呢,它又是否真的会将学生们教坏?
被现代家长批判的杜牧唐代的诗人杜牧可能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千年之后,竟然还会遭到现代家长的批判,被批判的对象赫然正是他的名诗——《山行》。
这首《山行》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赶路时所见所闻:坐在马车中向外看到山间石头小路、远处云雾间的农家小院,以及比二月花朵更加鲜艳的枫树叶子。
本来是被收录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当中,但是,就因为其中的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让无数的家长联想到了“汽车”,“做爱”,“夜晚”,“小树林”,所以纷纷对其进行抵制,强烈要求将其从教科书之中删除掉,原因竟然是“太污了”。

其实,这些和诗人本来想要表达的“停下马车静静欣赏自己喜爱的美景”的意思,实在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简单的诗句,让一幅山林秋色图跃然纸上,小学生是可以轻松理解的。
可是这么一首经典的诗歌,却被家长们指责“太污了”,带有性暗示,会对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不能忘记民族文化和经典的诗词歌赋,既然这句诗被家长们提出了意见,那么对这句诗进行改编,将“停车坐爱枫林晚”改为“停车坐赏枫林晚”不就行了?
别的不说,建议很好,但是无论怎么改动,都还原不出来原诗的那种独特的韵味了,杜牧写出这首诗千年了,还没谁将其改动过,足见本诗构思之精妙。

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了,鲁迅先生曾经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这件事用鲁迅先生这段话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原本纯洁美好的东西,被这些家长加上了一层有色的滤镜之后,立刻就变成了肮脏和污秽,这样的想象力真的是让人无语。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在公司上班写文章,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每天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希望不要在骂了,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但其实像这样的诗词被人想歪,甚至是遭到家长抵制的事情,发生过的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实为不负责任像是杨万里的著名诗《小池》,里面的句子“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曾经被人浮想联翩,主观代入,朝着那些不好的方面想象。

还有苏轼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这些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启蒙的诗词,也多次遭到了家长们的指责。
有不少的家长都认为这样的诗句中充满了性暗示,会让孩子早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进而学坏。

可以说,这些家长们的的担心都是没必要的,孩子们在学校会有老师告诉他们诗句的具体含义,而并不会将其带入歪路。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出去,用具体的景物来让孩子进行印照,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当时写诗的境地,既可以增加孩子对诗歌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审美能力。

要知道,孩子们并不会像成人那样都戴了一双有色的眼镜,一首描写秋日美景的诗歌,还不至于让他们联想到一些本年龄段不该想的事情。
而那种有害的谐音梗,一开始孩子们大概率也是听不懂的,除非有人刻意的去教他们,孩子一出生本就是一张白纸,是善是恶,全凭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教育。

学校的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必然是不可能故意的引导孩子们,去联想那些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该懂的东西。
而不过是小学的孩子,呆的地方除了学校,那也只能是在家里了,莫非就是家长们自己“出口成脏”,因而教会了孩子这些不好的东西?

小孩都是跟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因为和家长们呆的时间是最久的,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都要到学校去上学,但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却是最重要的。
忽视掉教育者直接看教材必然是不可取的,更何况,经过了上千年的的层层拷打的经典名作,其本身就没有一丝一毫的错。

家长们不能因噎废食,不然的话每次看到像《虹猫蓝兔七侠传》这种有着打斗画面的动画,都要赶忙去举报,看到像“停车坐爱枫林晚”这种诗句就要急着抵制。
家长们不能从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小孩子,也不能低估了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若是一味的将孩子的好坏都放到外物身上,那么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从现实来看,很多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玩家长的手机,比起教材中的几句诗词课文,在网络上能够看到的糟粕一定会更多,这时候家长们可能就看不到了。
为了“保护孩子”,家长们一次次发起行动,控制孩子玩游戏,控制孩子看动画片,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但是可能家长们没想到的,自己在这些行动上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却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小孩需要的是什么。
文章信源
环球网:2021.6.6 教坏孩子?又一部动画片被家长列入黑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