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钾肥是提升葡萄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通常,这一措施能增产7%至10%,并使含糖量增加1.5%至2.5%。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浆果迅速成长前,叶面喷施0.4%的硫酸钾溶液、0.3%或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是3%的草木灰浸出液。喷施时,应以嫩叶和叶背为主,确保叶片均匀湿润,一般需喷施两次。同时,喷施后应避免暴晒和雨水冲刷,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喷施生长调节剂也是促进葡萄增产提质的重要途径。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调节磷和助壮素等。喷施浓度方面,调节磷为500至700毫克/千克,助壮素为1000至1500毫克/千克。最佳喷施时期为果实开始变软期,喷施要求与喷施钾肥相同。

五种方法助力葡萄提早上市
为了促使葡萄提前上市,提高产量与品质,葡萄进入浆果软化期后,可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增多中耕:在浆果软化期,园内劳作频繁且正值雨季,易造成土壤板结。此时,应及时中耕2至3次,以疏松土壤,增大昼夜温差,降低田间湿度,从而促进葡萄果实早成熟。摘除老叶:葡萄着色成熟主要依赖阳光照射。浆果软化后,摘除果穗附近的老叶,可使果粒增加光照时间,加快浆果成熟。喷施钾肥:葡萄浆果软化后,叶面喷施钾肥能促进浆果着色均匀,提早成熟。可在转色期冲施稀释800至1000倍的高磷高钾肥红透,间隔5至7天使用2至3次,以促进果实快速着色,增加糖分含量。施用调节剂:在葡萄浆果充分软化并有少量果粒转色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果实成熟。合理修剪:通过合理的修剪,调整葡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也有助于果实的成熟与品质提升。
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措施
葡萄转色至成熟期是酸腐病的高发期,常导致果实大量腐烂,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因此,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治早、治准。具体措施包括:
药剂防治:发现酸腐病后,及时使用真菌性药剂(如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醚菌酯、异菌脲、嘧菌环胺)与细菌性药剂(如春雷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氨基寡糖素、铜制剂)的混合溶液进行防治,并加入杀醋蝇药(如烯丙菊酯、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同时,要注意成熟期的用药安全,避免对果实造成污染。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葡萄的增产提质与提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