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2亿票房的成绩持续刷新影史纪录。
导演饺子凭借《哪吒》系列两部作品累计200亿票房的惊人成绩,成为中国首位跻身“双百亿俱乐部”的导演。
在聚光灯之外,为孩童版哪吒献声的配音演员吕艳婷,以超280亿的累计票房数据,悄然登上中国女演员票房榜第三名的位置,仅次于喜剧演员马丽和《哪吒》系列中殷夫人的配音者绿绮。
吕艳婷标志性的“小烟嗓”并非与生俱来。
2018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筹备期间,导演饺子明确提出需要“带着痞气的男童声”,这个特殊需求让选角团队历经三个月才锁定当时任教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吕艳婷。
为塑造哪吒桀骜不羁的性格,她创新性地将低沉声线与古惑仔式的语调结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魔童音色”。
在《哪吒2》的配音过程中,为表现角色得知母亲牺牲时的情绪爆发,吕艳婷连续七小时保持高强度嘶吼状态,导致声带严重受损,不得不接受封闭治疗并禁声修养两个月。
导演饺子曾评价:“她的声音既保有孩童的纯粹,又能迸发出冲破云霄的力量感,这正是哪吒角色的灵魂所在。”
吕艳婷的登榜标志着中国影史首次出现非真人出演的配音演员进入票房榜单前十的案例。
这个突破性成就背后,是《哪吒》系列累计超200亿票房的强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其个人数据统计完全基于动画电影配音作品,打破了传统票房榜单由真人演员垄断的固有格局。
在行业观察家看来,“280亿票房女演员”的诞生不仅彰显了国漫的市场号召力,更预示着影视产业链价值评估体系的深度变革——曾经被视为“幕后工具人”的配音工作者,正在通过作品影响力获得与台前演员同等量级的商业价值认可。
配音室里的创作远比观众想象中更具挑战。
由于动画制作流程的特殊性,吕艳婷需要面对“无画面参照”的纯声音表演。
在《哪吒2》关键情节的录制中,她曾连续三天对着空白剧本页进行情绪预演,通过导演的口述构建场景想象。
为精准捕捉角色从叛逆到觉醒的心理转变,她研读超过十万字的角色分析笔记,甚至引入戏剧表演中的“体验派”方法,将自己完全代入哪吒的成长轨迹。
这种突破次元壁的创作方式,使得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成为跨越银幕的情感共振器。
吕艳婷的排名引发业内激烈讨论,焦点集中在“为男性角色配音是否应纳入女演员序列”的规则争议。
支持者认为,“声演艺术的核心在于塑造角色的完成度,而非配音者生理性别”,这个案例恰恰证明了表演艺术的多元可能性。
反对声音则担忧可能引发的统计混乱,建议设立独立配音奖项体系。
不过更多从业者看到积极信号——某知名制片人指出:“这个事件将推动资本重新评估配音的价值权重,未来顶级声优的片酬体系有望向一线演员看齐。”
在这场由数据引发的行业地震中,吕艳婷始终保持教育工作者本色。
身兼高校副教授的她,正在牵头建立国内首个动画配音实验室,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声演人才。
“声音从来不是画面的附庸”,在她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如此写道,“当声波穿透银幕与观众产生量子纠缠般的共鸣时,我们就完成了最纯粹的电影魔法。”
或许正是这种学院派的理论自觉与艺术家的实践勇气,让那道带着火星味的“魔童之音”,最终谱写出中国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票房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