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里永远赚钱的一种人,读懂此文,少走几年弯路,大道至简

浮云江山远 2025-04-09 11:39:04

导语: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财富山下有一个小村,村里每十年都有五百个年轻人去山上寻宝,因为传说山顶上有很多的金子,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活着回来。有一位老人年轻时候上过山顶,于是有个叫阿呆的小伙子胆子很小,就跑去问老人家怎么样自己才能够拿到金子活着回来。

老人告诉他:“山顶确实有金子,但是必须要经过山脚处河水里成群的鳄鱼、山腰处半夜出来吃人脑袋的黑豹,最后还有山顶的上吐火的恶龙。如果你能达到山顶就可以从山顶的另一面下山,一路坦途但是没有金子。至于能不能活着回来,要看你的命了。但是老人送了三个纸条给阿呆,让阿呆在遇到危险时打开看。

第二天阿呆跟着其他五百多人就一起出发了,他们走到山脚,果然看见河水里有好多张着大嘴的鳄鱼,于是一批勇敢的年轻人跳下河水拼命往对岸游,可是这些鳄鱼非常凶猛而且饥饿,一批批年轻人都被鳄鱼吞掉了。阿呆看的胆战心惊,急忙打开了第一个纸条,上面写着:”等别人都跳下去,鳄鱼吃饱了自然就不吃了,你再慢慢过河。“就这样,阿呆和侥幸逃生的二百人一起渡过了山脚。

过了山脚后,大家果然在路上看到了零星散落的金币,众人都很开心,一边捡一边赶路。过了几天大家来到了山腰处,每个人都是又兴奋又疲乏,晚上睡觉时很快就都睡着了。突然一声惨叫,从树林里窜出几只黑豹叼走了几个熟睡年轻人,大家来不及反应,那几个人已经被黑豹带回去分吃了。众人都异常害怕,但是因为期望捡到更多金子,没有人愿意下山。可是大家都非常的疲惫,如果不睡觉没法继续赶路,睡觉就随时可能被黑豹吃掉。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阿呆自己打开了第二个纸条,上面写着:”多数人醒着的时候,你放心睡觉。多数人都睡觉时,你要警醒着。“就这样每晚都有人被黑豹吃掉,但是阿呆活了下来继续和其它活着的一百人,捡起死去同伴掉落的金币,依然向前赶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山顶,山顶没有金币,突然从山顶的巨石后面跳出一条红色的火龙,向正在低头找金币的人们喷火焰,很多人被烧了还在一边乱跑一边还在地上找金币,有的人居然用木棒去砸巨龙,但都被烧死了,散落一地金币。这个时候阿呆赶紧打开第三个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什么都不要想,快跑逃命“。阿呆扔掉纸条,转身就向下山的路跑,一路看见金币也顾不得捡,跑出很远回头才看见只有少数几个同来的年轻人跟在后面跑了出来,多数还带着伤。终于阿呆带着一袋子金币回到了家。

阿呆感谢老人的救命纸条,拿出一半金子送给老人,老人坚持不要,并说:”这些金子是你的。“阿呆说:”不,只有少数金子是我的,这些金子大部分都是死去那些同伴掉落在山顶的。“这个时候老人沉默片刻,和阿呆说了一句话:”告诉你吧,山脚上土壤里产金币,但是山顶上其实一直都只有恶龙,没有金币。恶龙每十年都会把山顶死去的人掉落的金币捡起来重新散落在山脚和山腰,这样就会吸引新的年轻人来到山顶,供它享用。

(1)鳄鱼、黑豹、火龙是所谓的“主力”和机构,山脚下,他们没收集足筹码,你就别想往上走;到了半山腰,想办法让获利筹码纷纷洗掉,不影响后面布局;真有少数散户一路到了顶部,想落袋为安,没那么容易。

(2)没有风险控制能力、盲目进入股市很可能就踏上了淘金者的不归路。激进者被埋在山脚、跟风缺乏逆向思维者甩下山腰、贪婪疯狂者死在山顶。

(3)大部分的金子来自死去的同伴,意味着二级市场的获利并不是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成长回报,而是来自于股价波动中其他参与者丢失的本金筹码,是带血的利润,因此高抛低吸,独立逆向思维,非常重要。

(4)纸条一是指耐心等待安全边际的到来;纸条二指,和群众保持距离 ,逆向思考;纸条三是指,在泡沫时期应兑现筹码,降低仓位,保住胜利果实,在危险出现时‘放弃贪欲,活下去最重要。

如何判断股价上涨的真假

股价变动是通过涨跌来体现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涨跌,不是指每日涨一点或跌一点的小波动,而是指股价持续阶段波动或者日涨跌幅度很大的波动。在底部区域,一只股票成交量不能太少,特别是振幅不能太小,成交量少、振幅小的股票没有弹性,后市潜力可能不大。一只股票经常在涨幅排行榜前列出现,也经常在跌幅排行榜前列出现,敢涨也敢跌的股票才是好股票(以庄家没有赚过钱为前提)。这样的股票以后可能成为大“黑马”,值得重点关注。对待上涨,最关键的是要区分清楚股价是不是真正的上涨。

(1)从来没有上涨过的,而且股票价格定位又不高的,真涨的可能性就大。

(2)股价离庄家成本不远的,上涨的概率就很大。

(3)股价位置低,经过了充分盘整的,上涨的概率就更大。

(4)没有消息,没有明显上涨理由的(主要指利好刺激),真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短期配合出利好消息的,则只是小一段。

(5)因为出现突发性利好而上涨的,上涨可能持续不了多久。已经涨幅巨大的,下跌不久就要来临。

(6)缺少成交量配合的上涨,真实程度不够(除非经过放巨量震荡整理后缩量上行,且是控盘的庄股,此类股票以后不会太多。

(7)没有气势的涨是虚涨(除非持续不断小阳上涨,且温和放量),上涨可能是假的。

(8)上涨过快的股票,除非经过长期的震荡整理,且量价配合理想,并刚刚进入庄家的拉升阶段,否则当心“震荡”或反转。快得很有“气势”的,可能是短跑黑马。

(9)慢涨盘面上如果有慢的手法,经常有点“花招”又长期不涨,让人腻味的;股民不愿参与的,没有持股信心的;股价位置不高,又经历了充分震荡、换手的,可能是大黑马。

(10)经过充分炒作累计上涨幅度巨大的股票,一旦开始下跌,其后可能有数次间歇性的上涨。尽管有时幅度还不小,但这仅仅是反弹而已。快跑为妙,千万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我们对待涨跌都应该有一个直接的认识。上涨不一定都是好事,顶部阶段的放量暴涨,下跌途中的单日放量突涨,以及平衡市和熊市中遇反弹时的大涨,可能都不是什么“福音”。

因此对股价的涨跌,应辩证地看待。上涨蕴含着的是风险,下跌孕育着的是机会。涨虽然是机会,但如果涨得不真实或涨的基础不牢靠或者上涨的幅度过大、过急,则上涨就蕴含着风险,并且伴随着上涨,下跌是迟早的事情,而下跌的机会则更大。首先,只涨不跌就积累了巨大的风险,涨幅越大则风险越大,而下跌可以化解风险。其次,经过下跌以后,上涨基础反倒是坚实的,并且下跌为上涨积累了能量。最后,股市是逐利的场所,下跌幅度越大,机会就明显越大(以不是熊市前提),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新多庄家就会入场,赚钱的机会也就来了。

筹码峰操盘的全过程:

1、筹码的低位锁定

股票在上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股价的强劲上扬会带来筹码的向上发散,但某些情况筹码并没有转移到上面,绝大部分筹码

依然沉淀在低位不动,这种筹码分布状态,叫做筹码的“低位锁定”。  单就筹码分布的形态而言,筹码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锁定看上去是几乎是相差无几的,所不同的是要从筹码分布的股价趋势来看:筹码的低位密集呈现出的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横盘,或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低位震荡;而筹码的低位锁定,其股价趋势的走向应该是股价的上扬,就是说低位锁定的股价一般应正处于主力拉升的过程之中。 

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探讨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筹码被锁定到了低位。  

一旦一只股票的获利超过了10%,心态上是非常兴奋、紧张甚至是恐惧的——这10%来的不容易,特别怕这到手的钱又被别人拿走了。对中小股民来说,如果浮动盈利达到10%,还只是心神不定的话,那么一旦浮动盈利达到20%,几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反观大量的筹码获利了30%之多,却不见任何人抛出,是谁有这么好的定力呢?答案只有一个:是庄家。30%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个大数,对于庄家来说却是太少了。30%的价格空间,可能并不是主力想要获利了结的目标位。所以,筹码的低位锁定显示了这只股票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庄家的高度持仓。 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仓,那么30%的上涨空间是不能满足其胃口的。很显然,如果哪位投资者是在这只股票没有上涨之前就持有了这只股票,那么他现在获得了30%的浮动盈利,卖还是不卖呢?当然还是不卖为好。

2、筹码的高位密集

与筹码的低位密集相反,筹码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货的迹象。这些高位的筹码是低位筹码向上转移的形态,说明在市场上发生或正在发生大量的获利了结的行为。

筹码分布的高位密集,是个相当危险的个股技术特征。高位密集的市场含义是低位获利盘大规模在高位获利了结。股价之所以迅速涨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结果;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这些股票,一定是他拥有大量的低位筹码;而此时这些低位的筹码在高位的消失,显示了主力正在大规模的出货。可以说筹码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前期主力的离场。

老庄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户,也可能是新庄家。反正有卖的就有买的,这是一个不变的市场法则,很难判断买方是谁。大部分高位密集的个股的后来走势是暴跌,但确实也有一部分个股在呈现高位密集之后,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上涨,这可能是新庄入场,做了一把接力炒做。但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建议不要买进高位密集的个股,因为一旦在主力出货时入场,以后解套的机会往往非常渺茫。

3、筹码的低位密集

如果筹码是在低价位区实现密集,就把它称之为筹码的低位密集,而如果筹码是在高价位区实现密集,它就应该被称之为筹码的高位密集。当然,这里的高和低是个相对的概念。股价的高位和低位并不是指股价的绝对值,几元钱的不一定是低,几十元钱的也并不一定是高。因此,筹码的低位密集,是指股价自某个价位深幅下跌之后,在相对的低价位区形成的新的集中。可以给筹码的低位密集做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当筹码自高位流向低位,并且在相对低位的狭窄价格空间实现聚集,就叫“筹码的低位密集”。

当筹码形成低位密集之后,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换位:早先的高位套牢盘认赔出局。那么,到底是谁割肉离场了呢?很难想象股市的投资机构,比如说券商、基金会在巨额的亏损上认赔离场。他们是市场上的投资主力,由于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他们没有投降的必要,实际上这些割肉盘几乎都是散户所为。可以有这样的结论,一旦筹码分布上发生低位密集,那么割肉的一方一定是散户。

那么又是谁承接了这些割肉盘呢?令人遗憾的是,在解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又是散户落入了以往的操作窠臼。

筹码与股价的关系

筹码转移和转换与股价、趋势之间的基本关系:

(1)筹码转移具有引起股价涨跌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筹码转移数量正相关。

(2)筹码转换具有改变股价趋势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筹码转换数量正相关。

筹码转换会导致股价趋势的改变。所以,筹码转换方向就成为预测未来趋势重要依据。目前尚没有直接有效的工具可以监测筹码转换方向。而是通过筹码在相对高位或低位的锁定状态来间接判断。

在看盘的时候,可以在日K线图右下侧点“成”字调入移动成本分布。

移动成本分布主要包括单峰密集和多峰密集两中形态。

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

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义:

(1)当主力为买方散户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上攻行情的爆发。

(2)当散户为买方主力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

(3)当主力和散户混合买入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

单峰密集往往是由于股价长时间围绕某一价格波动,前期在上方套牢的筹码基本在该价位割肉,而前期盈利的筹码也已基本在该价位卖出。使当前所有持仓者的成本集中在该价位附近。在图形上形成一个单一的峰形。

多密集峰形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分布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成为中密集峰。

根据多密集峰的形态种类又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而上密集峰依然存在。然后再跌破支撑下行,再在下一密集峰上获得支撑,如此反复,在图形上形成了多个峰形的密集峰形态。

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整理震荡形成一个以上的上密集峰。

上涨多峰往往是由于主力资金资金在低位大量建仓后,然后不断对倒拉升,在遇到阻力后让股价横盘整理,使其他交易者的持仓成本上移。然后再拉升、再横盘整理,在图形上形成多个密集峰。

炒股的两大定理和三个推论

定理一:短期力量服从长期趋势:

无数交易者的失败经历都证明了这条定理的有效性。这也是很多所谓“骗线”的成因之一,当我们看到一根单日的上涨吞没阳线,K线的技术分析方法告诉你,这确实是一个明确的短期上涨信号。

于是,当你尾盘重仓追进准备搏杀,第二天,股价却直接低开低走。打开股价趋势图仔细研究发现,原来,中长期均线明确的告诉你,这是一只趋势向下的股票,短期冲高有可能只是一则消息的刺激,或者,就是有一些游资在拉高出货。

同样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牛市行情中,当一只股票在你刚刚买入后的某日突然跳水,或许此时,你刚刚有的浮盈被抹掉大半,或许更惨一些,账面已经亏掉5%,结果,你刚刚勉强保本卖出或割肉换股,第二天,股价又开始了扶摇直上,无论白马黑马就这样被你错过了。同样,再看这只股票的k线图,人家的单日暴跌只是在大上涨周期中开个玩笑而已,而你,却不幸的当真了。 这就是无数人说过无数遍的:趋势为王。真理重复多少遍都不是多余的,因为纵使我们不断的重复,我们依然可能不断的犯错。所以,记住上文那两个我们或许亲身经历过,或许只是听闻过的教训,然后大声的重复那四个字:趋势为王。

定理二:技术信号服从股票基本面:

基本面是做什么用的?可以明确的说:无论是宏观市场还是微观个股,基本面毫无疑问有着最准确的定价作用。但是,大到市场指数,小到个股,每个投资者对标的的基本面与估值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每名市场参与者的成绩与盈亏不同,归根结底是对市场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其实,无论是看涨、看平还是看跌,每个投资者都能找到自己认为可信的技术信号,但是,市场最终的走势只有一个,不可能看涨、看平和看跌都正确。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决定未来投资者交易成绩的,并不是所谓的“技术信号”,说到底,是对市场基本面与情绪的把握能力与准确程度。 在这里还想说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希望朋友们仔细琢磨琢磨味道:如果一个技术信号不能反映当时市场的基本面,那么它一定是受市场外因素影响形成的。但是,市场外的影响永远是短暂的,影响结束后,市场会向它本该行进的方向加速行进,直到它认为达到下一次的平衡为止。

以上就是投资心得中的“两大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看由这两大定理引出的三个推论。

推论一:买入被低估的股票时,忽略任何技术因素:

买股票时从来不看任何K线、均线之类的东西。特别是当你认为一只股票已经低估,然后,空头依然肆虐,并且股价还在持续跳水,你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市场先生在慷慨的给你送钱。这时,你根本不用考虑这只股票还会跌多少了,先杀进30%至50%的仓位再说。在记忆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在股价半死不活时买入,然后,没几天,技术上的看涨信号出现。最重要的一点,朋友们一定要确信,这个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智商高的人,股价低估,谁都看得见,你现在不买,自然有人慢慢的买,他们买着买着,股价自然就高了,这时候你再买,或许人家已经赚够了,卖了。这样,我们的风险就太大了。

推论二:上升通道中,60日均线最重要

这是多年来在牛市实战中最重要最管用的一条心得。在市场处于牛市或一只股票处于完整的上升通道时,只要它能不断的创新高,并且不断的调整到60日均线附近,你也可以默认,这是市场在给你送钱。

此时,你有两种操作方式:沿着60日均线低买,然后在股价创新高后卖出并等到股价回落至60均线附近时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或者,逢低买入以后一直持有到股价最终的顶部。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朋友们只要找到这样的股票并且坚决买入它,你会发现,其实赚钱真的没有那么难。 如果我们在买入这样的股票后,它随即有效跌破60日均线,怎么办?

第一,在经验中,这样的概率并不大;

第二,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一定是更高级别的风险突然降临,也许是个股的突发重大利空,或者是更高级别的系统性风险,此时,我们要坚决止损离场。因为,在市场的所有趋势中,系统性机会与风险始终排在趋势链的最顶层。

推论三:当股价上涨脱离基本面时,识别见顶信号最关键:

这条推论是多年来能在一只股票上赚足利润的最大依仗。牛市不言顶,当市场情绪达到癫狂,股价总会脱离基本面很久的。此时,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发现手中的股票突破自己的估值顶后就立即卖出,或许,你会错过这只股票最丰厚的一段利润。 我们在卖出一只股票时,其实也有两个标准可以遵循:

第一、你主观认为自己已经在一只股票中赚够了;

第二、你发现这只股票在客观上已经见顶。

与上面的例子相同,这两个标准都对,没有优劣之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无论如何,确保你最终安全的,一定是要在手中个股的大顶来临之际准确的识别出见顶信号。

能力与机会难以同现的困境:一个人往往有机会的时候却没有能力,而有能力时却又错过了机会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想要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去实现目标,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人自身能力有些方面当然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勤奋学习去提高。但是要想完成某一件事情,必须通过创造条件去实现,这样只能靠主观努力。但是客观必须的机会往往不是我们每个人能创造出来的,有时只能等待、寻找。而且机会始终不会是静止不动并面向许多人的,它永远是稍纵即逝、因人而异。也正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现象,才使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又“怀才不遇”。有能力的人始终没有碰上机会,而且往往机会真的来临时,又为自己已失去过去应有的能力而后悔不已。

这种困境在我们熟悉的股市中更是这样。大多数股民刚一进入股市,在证券公司开通了交易账户,存入了资金,等不上一两天就急着要买入股票,也不去分析股市趋势,也不知道买入的这支股票上市公司的历史与现在的数据。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买的有点早了,价格有点高了。在股票正常交易资金账户操作中,我们经过统计发现,若剔除新开户股民存放现金没有交易的部分,则参与股票交易的普通散户持有现金与股票市值之比一般是2∶8。更为可悲的是,在熊市到来时,持有现金与股票的比例会达到1∶9。绝大多数股民承受着漫长的套牢痛苦,也就是在股市交易中股民资金账户满仓持股的时间占据了80%以上,这样比股市本来涨跌概率各占50%多出30%,难道这不是散户被机构主力击败的客观数据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由于在股市中股民发生的交易行为,大多是非理性的,也正由于非理性,才难于判断大盘指数,包括每支股票的低点与高点。而每次买入股票的时候,总认为那是低点,马上就会上涨,实际上这个底是不可能判断出来的,只能事后发现,但因人类的好强性,只会否定别人,难以否定自己。往往股价越跌越买,总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殊不知任何散户,甚至是机构,根本抵不过趋势,而真正到底的时候,买入股票赚钱的机会到来时,你的资金户上却没有了现金,当然更没有购买的能力,因为你已经弹尽粮绝了。

在股票选择上,也常常是这样,如果一个板块或一种题材还没有被市场挖掘出来时正是介入的时候,但往往这时你账户上的现金已经被市场之前曾已挖掘出的“题材”事先“抢走”了,即使有了这个机会,你由于账户上又没有了现金,也只能再一次错过绝佳时机。

事实上,在股市中最好的股票往往在你急需现金买入,而你账户上却一分钱也没有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而你账户上现金充足时,又往往没有很好的股票进入你的视野。

0 阅读:22

浮云江山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