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圈阅文件特别快,秘书好奇,陈永贵:我看见先念同志圈了

史在没有弦 2024-09-05 02:45: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圈阅制度起源于一次意外的文件误会。历史上,我党领导人批阅文件时仅用一个勾作为标记,但这种方式曾导致毛主席与秘书叶子龙之间的误解。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叶子龙创新了一种全新的批阅方法,即在文件上圈名。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改变如何影响了领导层的工作效率,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1914年陈永贵诞生于山西省昔阳县沾城镇的一个农家,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剧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困顿。他的家庭因生活贫困而陷入绝境,陈永贵的父亲陈志如,为了勉强维持家中的生计,被迫作出极端的决定:卖掉了家中的女儿和妻子。

带着年幼的陈永贵,陈志如逃离了家乡,辗转来到了大寨,两年的艰苦挣扎并未改变他们的命运,绝望中的陈志如选择了自尽,留下年仅七岁的陈永贵面对苦难的世界。

小小年纪的陈永贵见证了父亲的自尽,这一幕深深刻在他的心里。他独自一人,在大寨挣扎生存了五年,随后寻找到了他的母亲,可惜重逢的喜悦被生活的艰辛所掩盖,他母亲无力再抚养他。

陈永贵继续他的流离生活,试图与姐姐团聚,却因为同样的经济困境未能如愿。最终他返回大寨,决定在这里定居并自力更生。他开始与大寨的成年人一起耕作,尽管身体瘦弱,但他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毅力。

虽然生活在极度贫困中,陈永贵却没有屈服于命运。他听闻共产党致力于为农民和工人阶级争取权益,这激发了他的反抗意识。他梦想着加入这场斗争,改变自己和同胞的命运。

1940年当陈永贵26岁时,日军的入侵进一步加剧了华北地区的苦难,也正是如此陈永贵目睹了许多无辜民众惨死,1943年,八路军在大寨建立联络点时,陈永贵成了秘密的联络人,勇敢地为抗日努力提供信息支持。尽管他的行动最终被日军发现,陈永贵在被捕和审问中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冷静,幸运地因缺乏证据被释放。

直到1945年,昔阳县才迎来了真正的解放。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的太平山区,面临着严峻的自然环境挑战。这里的土地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变得贫瘠难耕。全村拥有的800多亩耕地被不利的地形条件分割成4700多块,这些碎片化的土地大小不一,最大的仅约3亩,最小的不足半亩,往往几块小地才能合成1亩的规模。

陈永贵深知大寨人面临的困境。每当雨季来临,坡陡地滑的耕地常常遭受雨水侵袭,肥沃的土壤和即将成熟的作物随雨水流失,导致大寨村的年均粮食产量仅为每亩30到50公斤,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953年陈永贵酝酿了一项大胆的改革计划——《十年造地计划》。他提议通过在山沟建造石坝,并用土填平,将杂乱无章的耕地整合成梯田。这不仅能阻止水土流失,还能增加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

到1962年,陈永贵的“造地”愿景基本实现,原先零散的4700多块耕地成功整合为2900块肥沃耕地。村中还新建了180多条石坝、两条盘山渠和两个水库,以及3000多个蓄水的鱼鳞坑。曾经的陡坡已变为层层叠叠的梯田,新增了80多亩肥沃土地。这些改变使得大寨的粮食产量在这一年达到了387公斤/亩,几乎是十年前118.5公斤/亩的三倍,显著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1963年大寨村面临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一连串的灾难几乎摧毁了这个村庄。尽管遭遇了连续的大洪水、多次风灾、雹灾、以及严重的霜冻,还有春播前的涝灾和之前的干旱,大寨村民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不仅重建了家园,还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农业成就。

那一年,大寨的粮食单产达到了704斤,总产量高达56万斤。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没有接受任何国家救济,反而上缴了24万斤商品粮。到了年底,大寨村民终于告别了住在土窑洞的生活,搬进了坚固的石窑新居,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居住条件。

1964年3月,在邯郸火车站,毛主席听取了来自河北和山西两省省委书记的汇报。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详细介绍了陈永贵的工作和成就。他提到,陈永贵虽然晚年才学会阅读,但他的见解和言论深刻体现了毛主席思想和辩证法的精髓。

赵树理对陈永贵的评价尤为高度:“他虽未直接引用毛主席的言论,但其所言所行却深深根植于毛主席思想之中,没有明说哲学,却处处显示出辩证法的运用。”毛主席对此印象深刻,随即要求将陈永贵的事迹广泛传播。

毛主席的指示得到了中央的积极响应,邓小平在审阅了陈永贵的材料后,同样对他的贡献赞不绝口。陈永贵不久后受邀至北京,他的报告会场座无虚席,影响深远,邓小平对此表示极大的满意。

中央多名领导人纷纷前往大寨实地考察,亲自见证并肯定了大寨模式及陈永贵的领导力。1964年底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生日宴会上,特意邀请了陈永贵参加,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以示对其成就的特别认可。宴会上,毛主席亲切地称赞陈永贵是“农业专家”,尽管语言的障碍让陈永贵一度误解,但这一场面成为了两人友谊的象征。

到了1967年的五一劳动节,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再次公开表达对陈永贵的赞赏,这一场合被媒体广泛报道,增强了陈永贵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永贵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他从大寨党支部书记逐渐升至昔阳县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以及山西省委副书记等多个重要职位,充分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对党的忠诚。

在1973年,陈永贵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变,从一个普通农民跃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了副国级的高级干部。这种变化对他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他从未梦想过会有这样的荣誉降临到自己头上。

两年后,陈永贵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在会议结束后,周恩来总理专程找到他,严肃地告诉他需要准备接受更重要的职责——成为国务院副总理,并将大寨的革命精神推广至全国。周总理的话让陈永贵感到意外和不安,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学识有限,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周总理坚定地回应道:“永贵同志,你是党的成员,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安排。”面对总理的坚决态度,陈永贵只得接受了这一职务,从此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每日的任务包括审阅大量文件、发布指示和准备报告。由于文化程度限制,他常让秘书先阅读文件,然后根据同意与否在文件上划圈标记。秘书对陈永贵如何如此迅速做出决策表示好奇,陈永贵坦言他会参考华国锋、李先念等人的意见,信赖他们的判断。

陈永贵更倾向于通过会议表达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书。在1975年春天陈永贵向毛主席递交了一封重要的信件,其中他表达了一个独特的工作安排请求,希望能分三个阶段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一部分时间在昔阳县进行地方工作,另一部分时间巡视全国各地了解实际情况,最后的时间则留在北京处理国务。这种创新的时间管理方式被称为“三三制”,他还请求从官邸钓鱼台搬出,理由是希望过上更朴素的生活。

毛主席对陈永贵的这些请求给予了全力支持,并幽默地批示道:“同意。钓鱼台无鱼可钓。”毛主席不仅赞赏了陈永贵的“三三制”工作模式,还对他的谦逊生活态度表示敬佩。

8月陈永贵搬进了位于交道口的一个简朴的小院。尽管他是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的生活却十分节俭。家中的食物常常不足,他时常将普通面粉混入粗杂粮中以节省开支。对于收到的任何礼物,陈永贵坚决退回,显示出他的廉洁自律。这些行为成为了他传为佳话的廉政故事之一。

陈永贵的形象深入人心:那张布满沟壑的老农脸,手上那因长年劳作而形成的厚茧,以及他那引人入胜的演讲能力。他讲话时无需文稿,能够即兴发挥,讲话内容既深刻又生动,常常让听众不论老少都听得津津有味,几小时不觉乏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的去世对陈永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深感失落,痛哭流涕,数日间几乎无法进食。这段时间他几乎与世隔绝,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陈永贵的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他对毛主席及其理念的深厚情感与忠诚。

1980年,随着年岁增长和健康状况的持续恶化,陈永贵主动向中央提出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并希望退出政治舞台。考虑到他的贡献和情况,胡耀邦积极倡导中央为陈永贵提供适当的退休待遇,确保他的晚年生活无忧。

为此,中央决定将陈永贵的工资依照国家规定的高级行政级别发放,并为他保留了必要的生活支持人员,如警卫员和炊事员。此外,为方便他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中央还批准将他和家人的户口从山西迁至北京。

尽管安排已定,陈永贵并未急于将家人搬至北京。他待到1980年底,才将家人迁至首都,这使得他能在更安稳的环境中关注孩子们的教育安排。在家人团聚后不久,陈永贵便提出要搬出原先的公务员住所,坚称自己作为已退休的老干部,不应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住房。他的这一坚持最终得到了满足,全家搬进了一处干部公寓。

退休生活的突然空闲让一向忙碌的陈永贵感到不适应。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每日阅读报纸,关注国内外时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媒体和文件中获悉的关于大寨的负面评价让他倍感压力和不快。每当读到这些报道,他都会感到愤懑和失落。

情绪的波动引起了他秘书的关注,后者将情况上报给了李先念。为了减少对陈永贵情绪的负面影响,李先念指示不再向他送达任何可能引起不快的文件。

为了不让自己闲置,陈永贵向中央申请分配一份工作。很快,中央安排他在北京东郊的一个农场担任顾问,这份工作既符合他的专长也符合他的兴趣。

1985年,陈永贵被确诊患有肺癌。在住院期间,华国锋专程前往医院看望,两人亲切交谈,陈永贵感慨道:“人终有一死,但我自认为没给毛主席丢脸,从农民到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是何等的荣光。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他生前曾多次叮嘱家人,不要办隆重的葬礼,也不要广邀吊唁,仅将骨灰返送大寨即可,华国锋还是专程前来八宝山告别室,向他的遗体肃然三鞠躬,表达了深切的哀悼,随后与家属简短交谈后默默离开。这一刻虽然现场显得冷清,但充满了对这位老农民领袖的尊重和怀念。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