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70年的年初之时,一个年近七旬的山东老人,带着儿子远赴北京寻亲。抵达北京后,此人点名要见江青。众所周知江青是毛主席的妻子,特别在当年的特殊“文革”年代,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的江青更是官至要职、地位极高,并非普通人想见就能见。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为何进京后坚持要求见江青一面?他和江青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与关系?据历史资料讲述,此人名叫李干卿,乃是江青在山东老家同父异母的亲哥哥。江青原名姓李,在家中被唤为“进孩。”自入学堂后,又被私塾先生取名为“云鹤”。江青的父亲李德文乃是山东诸城小有名气的木匠,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木匠铺。江青的母亲栾氏为李德文的第二任妻子,在她生下江青之前,原配已经生下两儿一女。由于父亲李德文的脾气暴躁、且重男轻女,因此江青自小不得父亲疼爱、照顾,与哥哥姐姐们的感情亦是不太好。于1926年时,随着父亲李德文病重去世,母亲栾氏带着她到天津投奔亲戚,从此过着四处颠沛流离的凄楚生活。后来江青和母亲还曾去姐姐李云霞家暂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她考进山东实验戏剧学院就读。在学院毕业后,她开始只身一人辗转在北平和上海之间闯荡。于1937年之时,她跟随大批的进步青年远赴延安,此后一直没有和家人见面。一直到1948年的冬季之时,江青得知母亲栾氏在山东病逝的消息。随即,得到批准的江青立即奔赴济南,尽量赶过去送母亲最后一程。在母亲栾氏的葬礼上,她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哥哥和姐姐。
彼时的姐姐李云霞已经离异,一个人带着孩子艰难生活。江青可怜姐姐李云霞孤苦无依,于是在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后,她决定带着姐姐一同回到西柏坡生活。从此以后,李云霞就一直留在江青身边,替她照顾年幼的李讷。至于另外两个哥哥,江青却一直没有与他们联系。建国后,江青的哥哥李干卿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济南火车站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后来的特殊十年,李干卿突然带着儿子来到北京,还想尽办法联系到了江青的秘书杨银禄,希望能见见江青。然而江青却犹豫不决,最后让杨银禄替自己前去转告,说不见他们,但是可以带点礼物过去。随即,江青准备了半斤茶叶、以及一部旧相机,让杨银禄送给哥哥李干卿和侄子。但是后来毛主席得知了此事,他劝江青去见一面,毕竟是娘家的亲人。在毛主席的再三劝说下,江青这才勉强答应去见面。但是当杨银禄把李干卿带过去时,江青却一直在批评他,就像是大人教训孩子一样。当时江青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让他不要在北京久待,尽快回山东,以后也不要来。陪着笑脸的李干卿默默低头,回去后立即带着儿子返回山东。此后,他再也没有来找过江青。
于1976年的10月6日时,随着“四人帮”被打倒、粉碎,江青亦是很快被逮捕入狱。在漫长的监禁生涯中,仅有两人去看望身陷囹圄的她。一个是其女儿李讷,经常带一些生活用品给她。另一个则是其姐姐李云霞,即便身体不好,亦是经常坚持去看她。后来李云霞在1988年5月25日去世,江青在狱中得知此事后泪流满面。三年后,江青亦是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