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比亚迪,大家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一家电动汽车现在很牛的公司。了解再深入一点的人,大概也只是知道比亚迪开始是做手机电池的,而且曾经做到了全球第二的规模。
但实际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其实只占到它整体业务的50%左右!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是全球第二大手机代工厂,中国排名第二的电动大巴制造商,并且它还是日产量超过3m的全球第一大口罩生产商!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轨道交通等领域进行了布局,自主创新的云轨、云巴填补了轨道交通领域的空白。电池除了3C电池、动力电池,它还是全球领先的储能电池供应商。
另外,比亚迪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光伏组件生产商,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不管燃油车时期大家对比亚迪怎么评价,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家成功远大于失败的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背后的掌舵人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比亚迪成功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呢?
▋战略眼光——走别人的路就是自寻死路
王传福曾说过: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所以,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有人说,比亚迪一开始就是在模仿别人,比如F3就是模仿的丰田花冠。关于这个问题,王传福是这么回应的: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确实参照了一些国外公司的优秀品牌,我们使用它的非专利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我们大量使用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的组合集成就是我们的创新。
事实上,比亚迪并不会满足于模仿,更是把创新做到了极致,不管模仿还是创新,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超越!
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派往深圳电池公司的总经理到毅然辞职创业,从风生水起的电池行业跨界到汽车产业,从汽车产业又诞生了绿色梦想从而布局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领域,直到彻底放弃燃油车。每一次的抉择,创始人王传福都力求独辟蹊径,甚至是迈入像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无人区”,而事实证明每一次的不走寻常路又给比亚迪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市场理念——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是比亚迪的发展理念,也代表着掌舵人王传福对市场深刻的认知。比亚迪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直观层面讲,比亚迪的真正崛起就是靠的技术垫底,稳扎稳打持续积累了20多年。用王传福的话讲就是:比亚迪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芯片、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都是“鱼池”里的“大鱼”,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
根据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公布的最新消息,目前比亚迪共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就递交专利申请19项,获得15项专利授权,占到整个行业的20%左右。
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正是在王传福市场理念指导下所结出的累累硕果,现已成为比亚迪汽车走向世界的坚固基石。
▋企业家格局——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8月9日在深圳举办的“比亚迪第5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比亚迪提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倡议,引发了媒体对创始人王传福企业家格局的热烈好评。其实比亚迪能有如今的规模和成就,其根源还是在于创始人王传福的格局和担当。
王传福说过:企业家要善于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发展自己,让自己和社会双赢。
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初衷绝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是看到了中国的现状,听到了国家的召唤。
“中国有72%的石油依靠进口,而且70%进口石油要通过南海运输。中国石油里,一年有70%用于交通,汽车消耗了中国石油的70%,从这三个70%可以看到,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紧迫性,我们有责任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王传福还说过,“比亚迪因为造电动车,当年股价掉了40%,但我们没有放弃,做太阳能投了很多钱,市场环境不好,但我们还在坚持,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
这样的比亚迪,不成功还有道理吗?不知道小伙伴是怎么看的呢?
胜在网约车[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