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是皇太极的头号麻烦制造者,但他居然曾是皇太极登上汗位的头号功臣。
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后金内部乱成一锅粥。
没有遗诏,没有指定继承人,八旗贵族的权力斗争眼看就要撕开脸皮。
这时候,阿敏站了出来,赌上一把力挺皇太极上位。
结果呢?这对“好兄弟”没过几年就反目成仇。
阿敏从“清初名将”变成了“满清罪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阿敏要权,但皇太极不给。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阿敏是八旗中的二贝勒,位高权重,地位仅次于代善。
按理说,阿敏的资历足够硬,但他选择支持皇太极继位。
这是为什么?说白了,他想趁机换点好处。
阿敏的算盘打得响——既然皇太极成了大汗,那就得答应我“出居外藩”,让我割据朝鲜,自己当个土皇帝。
可是,皇太极可不是冤大头。
阿敏走后,其他旗主是不是也要效仿?到时候,八旗都分成小王国,皇太极还能当“满洲一把手”吗?所以,他直接断了阿敏的念想。
阿敏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心里的怨气就像烧开的水,沸腾得不行。
阿敏的“军事风格”太粗暴,惹了众怒。
阿敏打仗确实有一套,尤其在征讨朝鲜的时候,三万骑兵几乎横扫了整个半岛,吓得朝鲜国王李倧赶紧求和,后金的宗主国地位就此确立。
可问题在于,阿敏太爱搞“顺手牵羊”。
他不仅掠夺财富,还逼着朝鲜人剃发,搞得人家彻底寒了心。
到了永平三城,他更是“花式作死”。
城没守住,跑之前还屠杀百姓,劫掠财物,把好好的城池变成废墟。
这种行为,不仅让明朝百姓恨之入骨,还让后金内部对他意见一堆。
皇太极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给他扣了16条罪名,说他“心怀嫉妒,毁坏基业”,一口气把阿敏打进了大牢。
阿敏不懂政治,皇太极却是个高手。
说到底,阿敏是个军事人才,但在政治上,他完全玩不过皇太极。
阿敏只知道靠打仗和资历来争权,却忽视了皇太极的“帝王心术”。
皇太极一边用阿敏的失误巩固自己的权威,一边团结其他旗主。
阿敏被治罪后,镶蓝旗落到了济尔哈朗手上,而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铁杆盟友。
这样一来,皇太极不仅削弱了阿敏,还加强了自己对八旗的控制。
相比之下,阿敏的反抗显得幼稚又无力。
阿敏和皇太极的矛盾,说到底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阿敏想分权,皇太极要集权;阿敏靠武力,皇太极靠政治。
结果就是,阿敏被彻底边缘化,皇太极成为满洲的实际掌舵人。
阿敏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的局限,也是历史转型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