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苍天饶过谁?”
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吕蒙对此曾深有感触。《三国演义》曾这样写,他在杀害关羽后,因某些原因七窍流血而亡。
不过许多人说吕蒙就是罪有应得,其实不只是他,还有一人情况比他还惨。
这个人就是东吴的另一位名将,他叫陆逊,就是一把火差点把刘备烧死的那个。
当年陆逊一把火烧了七百余里,因为这场大火而阵亡的蜀国士兵不在少数。当时陆逊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但他的后代可能因此遭难。
为此,陆逊的孙子曾说出了十八个字,道出了事情缘由!
其实江东做的事,多多少少有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他们做一些不好的事,总会有人为之垫后。
比如开头那个姓吕叫蒙的,就是读了一点兵书,然后趁乱把关羽的家偷了。
后来关羽和手下们都栽到了吕蒙手中,最后都被杀害。
你说杀就杀了吧,他们居然还把关羽的首级送给了曹操,意思就是告诉世人,二爷不是我们杀的,而是狡猾奸诈的曹操杀的。
把别人当成傻子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傻子。
而且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谁不知道关羽是江东人杀害的?
看着自己的爱将落得如此下场,曹操不禁悲痛万分,他相信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他并没有与江东鼠辈计较,而是好好安葬了关羽。
在关羽墓前,曹操曾说道:“关羽啊关羽,你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当初没有跟了我,没遇到明主是你一生最大的遗憾啊。”
“若我们能强强联手,那这天下不是唾手可得?”
其实曹操说的有道理,他的确要比那个伪君子刘备强上许多。
刘备得知二弟牺牲后本来就生气,而且首级还被送给别人了,所以刘备这次彻底怒了。
以前的他兢兢业业小心行事,为的就是实现匡扶汉室的伟大梦想,但为了给二弟报仇,刘备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就算是诸葛亮好言相劝,也依旧无济于事。
最后刘备带着数万大军,以及蜀国许多名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势必要江东血债血偿!
起初刘备一路连胜,接连攻占了不少城池。
这可把孙权吓坏了,别看此人小时候能说会道挺聪明,其实肚子里装的都是坏点子。
那时蜀军师出有名,而且人家士气正盛,所以江东将领们个个怯战,都怕把自己的命给丢了。
就在这时陆逊站了出来,虽然大家都不相信他能战胜刘备,但最起码人家勇气可嘉呀。
让江东将领们外出迎敌的时候谁也不说话,当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时,他们却在背后窃窃私语,还质疑他的能力。
鼠辈就是鼠辈,总是喜欢把自己与他人相提并论。
陆逊出战后,他知道蜀军现在势头正盛,若正面与他们硬碰硬,那就和其他将领一样成了怂包型的傻子。
所以陆逊一直带着大军后撤,然后修建牢固的防御工事一直不出去。
为此刘备也是很无奈,他想着攻打其他路的吴军,然后逼迫陆逊出来作战,甚至还让士兵们轮流问候陆逊,却依旧没能把他逼出来。
就这样,刘备将大军驻扎在了一片树林中。
这可是兵家大忌呀,不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大火是很难抵挡住的。
而是那时驻扎军营,帐篷和木质栅栏都是易燃物,所以陆逊想到了用火攻,那一把大火下去,就算烧不死也能吓破胆。
所以刘备带来的数万精锐大军就这么没了,此战不仅损失了大量兵力和物资,中流砥柱的优秀将领们也是牺牲了不少。
一把大火数万人丧命,所以就有人说陆逊必然会遭难,毕竟干的缺德事太多了,谁来也压不住了。
此战陆逊虽然解了东吴之难,但就是这样一位立了大功的将领,却得到了孙权的猜忌,毕竟功高震主嘛。
后来陆逊病死了,他的次子陆抗和他的情况几乎相差无几。
陆抗的儿子中,最大的两个儿子是因为城池告破而被晋军杀害。
还有最小的两个儿子是在后来的八王之乱中被杀的。
其中介于中间的陆抗四子陆机更惨,在八王之乱中他被污蔑要谋反,然后他的三族都被牵连。
从这不难推断出,陆机的两个弟弟就是因他而死。
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后,陆机非常悲痛地说道:“祖父火烧连营八百里,今日报应在子孙上。”
其中的意思想必大家都能看明白,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陆逊。
八王之乱本来就是一个混乱的年代,站哪个队都会受到敌人的重视,所以被杀在所难免。
这时许多朋友就会问了,周瑜和诸葛亮也都用过火攻,还有那个放水淹七军的关二爷。
至于关羽和诸葛亮,他们的后代可能受影响不大,因为他们自己承担了所有。
比如周瑜短命,正是年少有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逝世了,还让小乔守了寡,实属可惜。
诸葛亮同样也是如此,虽然54岁在那时已经算可以了,但他要是一直隐居下去的话,估计会活的更长。
至于关羽,他在水淹七军后将庞德斩杀。
后来庞德儿子随大军攻入蜀国后,他将所知道的关羽后代尽数斩杀。
应了那句古语:“远在儿孙,近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