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著名女主播到浓妆艳抹的“顾八奶奶”,她的退休生活不寻常

蘑菇侃侃 2025-02-21 08:45:27

在电视荧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面孔令人难以忘怀。

徐俐便是其中之一。

那句 “全球新闻,中国播报,我是主持人徐俐”,宛如熟悉的旋律,曾回荡在无数观众的耳畔。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新闻主持人,她的职业生涯宛如一部精彩的篇章,书写着专业与辉煌。

央视生涯:铸就新闻女主播传奇

徐俐与央视的缘分,要从1992年说起。

那年,央视国际频道开播,徐俐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了首档节目《中国新闻》的首位主播。

她以端庄大气的形象、专业沉稳的播报风格,迅速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此后,2003年,她又挑起大梁,成为《今日关注》的首任女主持人,“中国新闻第一女主播”的美誉实至名归。

在央视的漫长岁月里,徐俐主持了一系列重大新闻报道。

无论是国内的重要事件,还是国际的风云变幻,她都能以精准的语言、沉稳的姿态,将新闻传递给观众。

她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让全球观众听到中国的声音。

多年的辛勤耕耘,为她赢得了无数荣誉,国家政府奖、华语节目主持人金奖、金话筒奖等纷纷收入囊中。

海内外观众对她的认可如潮水般涌来。

2021年8月25日,这一天对徐俐来说意义非凡。

她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当晚将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新闻直播。

夜幕降临,《今日关注》的节目现场,60岁的徐俐如往常一样,端坐在镜头前。

当节目接近尾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却又带着坚定,对着镜头说道:“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今日关注》节目。

各位观众,再见!”

这简单的话语,如同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宣告着她长达数十年新闻播报生涯的正式结束。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无数观众对她的离开表示不舍。

她最后一场直播结束时那轻轻的点头、挥手告别,仿佛被时间定格,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深深地印刻在观众的心中。

退休时光:多彩生活的华丽开启

退休后的徐俐,生活非但没有归于平淡,反而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就多才多艺的她,终于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那些一直感兴趣却无暇顾及的领域。

健身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徐俐就会换上舒适的运动装,开始她的健身之旅。

她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或是在瑜伽垫上伸展身体,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

通过健身,她不仅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更收获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出书也是她退休生活的一大亮点。

她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经历和思考,化作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本本散文集,如《女人是一种态度》《优雅是一种选择》《垭口》《活成你自己》,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见解。

她希望通过这些文字,与更多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尤其是同龄人,鼓励大家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自媒体同样让徐俐乐在其中。

她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尝试不同的内容形式。

连续两季的《徐俐姐姐的下午茶》直播采访节目,她邀请各界人士,一起畅谈人生、分享故事。

在镜头前,她依然保持着那份亲和力和专业素养,与嘉宾们深入交流,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徐俐。

此外,她还回到湖南故乡,拍摄了十集纪录片。

在故乡的土地上,她穿梭于大街小巷,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每一个镜头,都凝聚着她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

舞台新篇:从主播到演员的大胆转型

2024年,徐俐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和形象,再次走进大众的视野。

她微笑着向大家介绍:“我是演员徐俐,我将首次主演话剧,在央华大戏《日出》中饰演曹禺先生笔下的顾八奶奶。”

这一转变,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这不仅圆了徐俐从小的梦想,更为她的艺术人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她一直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只是在忙碌的新闻主播生涯中,这份梦想暂时被搁置。

如今,退休后的她终于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开启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2日,央华版话剧《日出》在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正式首演。

舞台上的徐俐,仿佛变了一个人。

她饰演的“史上最瘦顾八奶奶”,身着金光灿灿的花哨旗袍,那旗袍上的丝线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时代。

一头卷发,配上浓妆艳抹,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

她扭摆着腰肢,行为举止透着轻浮,却又带着天真乐观,对胡四充满了少女般的浪漫爱情幻想,将曹禺笔下俗艳可笑的中年富婆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在观看演出时,不禁被她的表演逗得忍俊不禁。

同时,也为她的大胆突破感到惊喜和佩服。

业内外人士纷纷惊叹:“真没想到,徐俐在新闻主播岗位上和生活中都那么端庄优雅,在舞台上竟然能驾驭如此形象反差巨大的角色。

而且她的手眼身法步,都像是经过专业训练一般,可见背后下了很大功夫!”

演艺之路:汗水与执着的精彩呈现

徐俐在接受独家专访时,娓娓道来自己的过往。

1961年,她出生于湖南吉首。

16岁时,她作为知青下乡,同年参加高考,却以0.5分的微小差距落选。

然而,命运似乎另有安排,她转而被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录取。

当时,电台面向数千人招生,竞争异常激烈,最终仅录取三人,徐俐便是其中幸运的一员。

那时的徐俐,普通话并不标准,但老师们独具慧眼,看到了她在语言表达上的潜力以及整个人的灵性和悟性,毅然决定录取她。

进入电台后,徐俐在省电台接受了56天的培训,学习播音的基本概念。

此后,她便开始了艰苦的基本功练习。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房间,徐俐就已经起床,匆匆赶到电台,开始练习发音、语调、气息等基本功。

她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纠正自己的口型,力求每个音节都清晰准确。

就这样,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她终于获得了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快成为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骨干播音员主持人。

在电台工作期间,徐俐几乎参与了所有类型的节目,从编辑到播音,从采访到主持,她在各个岗位上锻炼自己。

1985年,她进入长沙电视台,成为首批播音员、主持人之一,在这里,她继续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文艺节目,她都能游刃有余地驾驭。

1992年,央视国际频道成立,徐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经验,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中国新闻》的首位主播。

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徐俐个性鲜明的主播形象,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赏。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的教材中,至今还保留着以“徐俐现象”命名的特色讨论内容。

徐俐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我收到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作为国际频道的标志性主持人,我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的直播、专题报道和大型节目制作,这些经历给予我的锻炼是全方位的,我对此心怀感恩。”

2021年8月25日,当徐俐低调告别电视荧幕时,她没想到会收获无数观众的关心和留恋,这让她十分开心。

她说道:“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可能是因为我这一生无论做什么,都特别注重高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而且我很自律,做事情全身心投入,力求做到最好。”

退休后的三年里,徐俐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不断尝试全新领域。

她积极学习新媒体知识,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

在《日出》的排练场,艺绽君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全情投入的徐俐。

每次排练,她都如同正式演出一般认真,精神状态饱满。

她极为谦逊,对导演的意见虚心听取,积极向同行请教,与全剧组人员相处融洽。

有趣的是,排练时,她常常沉浸在“顾八奶奶”的角色中,扭捏作态、撒娇卖嗲。

但只要导演一开口说戏,她便能立刻恢复优雅的状态,认真聆听,礼貌地回应“谢谢”,然后迅速入戏,完善自己的表演。

她的敬业专业态度,让剧组的每一个人都钦佩不已。

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徐俐每天都全情投入排练。

在排练《日出》的两个月时间里,本就身材苗条的她,体重又下降了3公斤。

但她却笑着说:“我觉得人生就该这样,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全力以赴!

这个过程虽然有苦有甜,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有机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弥补少年时代或曾经岁月留下的遗憾。”

面对一些人“退休了还折腾什么”的质疑,徐俐并不认同。

她认为退休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并非休止符。

人不应主动降低自己的生命质量,不能因为退休就放弃追求,无所事事。

她觉得自己格外幸运,或许是前半辈子打下的基础较好,退休后的生活反而越来越有滋味,道路越走越宽广。

结语

徐俐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大家传递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她愿意与更多人,尤其是同龄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的质量,完全取决于自己。

无论处于什么年龄,都可以去学习、去创造,让生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0 阅读:8

蘑菇侃侃

简介:蘑菇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