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4月8日报道,蒙古国议会批准了与中国共同建设新跨境铁路的协议,这条搁置10多年的铁路终于迎来新进展。与此同时,中方刚接受普京邀请,将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俄关系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的推进格外引人关注。
2008年,中蒙双方就开启了关于此项目的正式谈判,60多轮艰难磋商,却因蒙古国在铁路技术、资金方面的短板,以及双方在运营管理、利益分配上的分歧,项目长期搁置。如今,蒙古国议会的批准,给项目注入新活力。那是什么促使蒙古国此时下定决心呢?
蒙古国(资料图)
从地缘经济来看,蒙古国作为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虽坐拥丰富矿产,像储量可观的煤炭、铜、黄金等,但缺乏出海口,资源出口困难重重。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庞大、工业体系完备,对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加强与中国合作,通过铁路将矿产运往中国市场,是蒙古国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就拿煤炭出口来说,过去一年,蒙古出口总额里,对华出口占比超90%,煤炭是主力。跨境铁路建成后,煤炭出口规模预计能突破一亿吨,极大带动蒙古国经济增长,提升其国际经济地位。
中蒙跨境铁路(资料图)
从国际经济形势层面分析,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扰乱国际贸易秩序。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冲击中美贸易,其连锁反应还波及全球经济。蒙古国虽与美国贸易体量有限,可作为中国邻国,难免受中美贸易战间接影响。在美国对华高关税下,外界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对蒙古国矿产资源需求降低。面对这潜在风险,蒙古国意识到,加强与中国合作,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保障本国经济稳定发展。
中蒙跨境铁路项目,对中蒙两国乃至俄罗斯意义重大。对中国而言,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对煤炭等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蒙古国丰富煤炭资源,能为中国提供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降低对单一能源供应国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跨境铁路建设能加强中蒙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构建周边泛区域铁路网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实施的重要举措,提升中国在地区和全球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
中蒙跨境铁路(资料图)
对蒙古国来说,跨境铁路是经济发展“生命线”。建成后,提升矿产资源出口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以往交通不便,矿产资源运输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国际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铁路开通,矿产能快速运往国际市场,增强竞争力。
从俄罗斯角度,中蒙跨境铁路开通,为其能源出口提供新通道,拓展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中俄贸易额。
蒙古国批准项目后,中方尚未明确回应。毕竟项目曾搁置多年,期间国际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大,中方需时间重新评估项目价值、可行性,考量经济效益、战略意义及潜在风险。同时,也在等蒙古国拿出更多诚意和实际行动,确保双方互利共赢,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长期稳定发展。
中蒙跨境铁路项目历经波折,如今迎来新契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项目推进符合中蒙两国利益,也将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