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地区复杂的安全环境下,伊朗空军的现代化步伐一直备受关注。最近,伊朗选择苏霍伊苏-35战斗机作为其新一代空中力量的核心,这一举措引发了军事爱好者的广泛讨论。为何伊朗在五代机与四代半机型之间,最终选择了苏-35?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技术性能、战术应用和现实需求之中。

苏-35战机
苏-35战斗机之所以吸引伊朗,首先源于其卓越的技术性能。这款战斗机配备了AL-41F1S(117S)涡扇发动机,其推力矢量控制能力赋予了苏-35令人叹为观止的超机动性。在实际飞行中,苏-35能完成诸如“普加乔夫眼镜蛇”和“落叶飘”等高难度机动,这不仅展示了其优异的气动布局,还让它在近距离空战中能够轻松规避敌方导弹或调整战斗态势。此外,这种超机动性为伊朗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空中优势,尤其是在面对周边对手拥有先进战斗机的情况下。

苏-35战斗机
超视距作战能力也是苏-35的一大亮点。其装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同时可跟踪3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8个。与之匹配的R-77空空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射程超过100千米。这种组合使得苏-35可以在敌方尚未察觉时发起远程打击,从而占据空战主动权。对于伊朗而言,这种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弥补了其空军长期缺乏现代化战斗机的短板。

超视距作战能力也是苏-35的一大亮点
在空中优势之外,苏-35还具备显著的多用途能力。它能够挂载Kh-31反辐射导弹等先进武器,执行复杂的对地攻击和反舰作战任务。在模拟实战中,苏-35曾成功摧毁敌方防空雷达,这种战绩充分证明了它在多样化任务中的适应性。对伊朗而言,这意味着苏-35不仅可以承担空中优势任务,还能有效应对海上威胁或对地目标的精确打击,提升了作战灵活性。

苏-35还具备显著的多用途能力
苏-35的航程和续航力也满足了伊朗的作战需求。其内部燃油储备允许最大航程达到3400千米,作战半径约1600千米,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这一特性非常契合伊朗的地理特点。作为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伊朗需要具备远距离巡逻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苏-35的长航程使其可以覆盖从波斯湾到里海的广阔区域。

苏-35的航程和续航力也满足了伊朗的作战需求
除了性能优势,苏-35相对较低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也是其吸引伊朗的重要因素。相比第五代战斗机如F-35,苏-35的价格更加亲民,同时不需要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一点对伊朗尤为关键,因为其国防预算受到经济制裁的限制。苏-35能够在性能与成本之间达到良好平衡,为伊朗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的现代化空中作战平台。

苏-35相对较低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选择苏-35而非五代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适应性。五代机虽具备隐身性能和更先进的航电系统,但操作复杂且对后勤和人员要求极高。而苏-35的操作理念与伊朗现有的苏式战斗机体系有较高的相容性,飞行员可以较快地掌握其飞行与作战技巧,缩短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同时,苏-35的航电系统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座舱和多功能显示器为飞行员提供了直观的战场态势感知,这也大大降低了其使用门槛。

苏-35的操作理念与伊朗现有的苏式战斗机体系有较高的相容性
从战术角度看,苏-35为伊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思路。凭借其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机动性能,伊朗可以设计基于远程奔袭与空战的复合战术。此外,苏-35在对地攻击中表现出的精确打击能力也为伊朗提供了更多战场选择。例如,在可能的防空压制作战中,苏-35能够使用Kh-31导弹快速清除敌方防空系统,为后续攻击机群打开通道。这种灵活的战术运用将对伊朗空军整体作战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苏-35
引进苏-35的决定也为伊朗提供了一个在地区空军力量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的机会。尽管无法在数量上与美军或以色列空军抗衡,苏-35的技术性能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量劣势。例如,其强大的雷达探测能力和远程导弹射程,可以迫使敌方在执行任务时更加谨慎,甚至改变既定作战方案。这种“不对称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伊朗的防御能力,同时增强其在地区冲突中的威慑作用。

苏-35
最后,从伊朗空军的现代化建设角度看,苏-35的引进不仅是一种装备更新,更是一种理念的变革。通过引进这一先进战斗机,伊朗有机会全面升级飞行员培训体系,加强对现代化作战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与此同时,苏-35所需的维护与升级技术也将推动伊朗在航空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

苏-35的引进不仅是一种装备更新,更是一种理念的变革
苏-35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战术适用性以及经济性,使其成为伊朗在当前局势下的最佳选择。虽然五代机在性能上更胜一筹,但对伊朗而言,苏-35的均衡表现更能满足其实际需求。这款战斗机的加入,将为伊朗空军注入新的活力,并在中东地区的空中力量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
伊朗巴不得想换五代机呢,没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