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打“胜利”手势的小女孩:我已长大,未来我要当医生

白茶叶读书屋 2024-12-05 15:44:49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2021年的一个普通课间,汶川中学高三年级的教室里,18岁的尚迪正全神贯入地翻阅着一本厚重的医学教材。

她的课桌一角静静地躺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一个扎着两条马尾辫的小女孩,虽然右臂骨折眼睛布满血丝,却倔强地对着镜头比出"V"字手势。

13年前的那个瞬间,谁能想到这个在汶川地震废墟中获救的5岁女孩,会和"医生"这个词有着如此深刻的羁绊?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尚迪轻轻抚摸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暖的微笑。

这一刻的她就像千千万万个为梦想奋斗的高三学子一样,每天在汶川中学的教室里挑灯夜读,为自己的医学梦想默默耕耘。

"学医这条路可不好走啊!"老师们经常这样告诫她,但倔强的尚迪却总是眨眨眼,用那种让人心疼的坚定语气回答:"我知道,但我一定要试试!"

从映秀镇到张家坪村,再到现在的汶川中学,这一路走来尚迪的求学之路注定不会平凡。

每周一到周五她都要在学校住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

但即便如此这个倔强的女孩从不叫苦,反而觉得住校生活特别充实,毕竟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在父母眼中尚迪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特别懂事。

每当看到医学相关的书籍,尚迪的眼睛就会特别明亮,仿佛那里面藏着整个世界的希望。

"你说医生这个职业是不是特别酷?"她常常这样问同学,"他们可以治病救人,就像当年救了我一样!"

父母虽然不善言辞,但看到女儿如此坚定的眼神,总是默默地支持着她的选择。

尚迪的书桌上除了必备的教科书,还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医学科普读物,这些都是她省下零花钱买的。

"等我考上医学院,一定要回到映秀镇行医。"每次说起未来的规划,尚迪总是充满干劲,"我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从废墟中获救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怀揣梦想的追梦少女。

那个曾经在病床上竖起"V"字手势的倔强身影,如今正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人们都说最美的风景是坚持,而尚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的时候,尚迪总是最早到校的那一个,泡上一杯热腾腾的茶,开启新的一天的学习。

每当翻开那本厚重的医学书籍,尚迪的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闪回到那个改变她一生的时刻。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这个时间点就像被刻在了她的生命里。

那天的阳光明媚得让人心醉,映秀镇的幼儿园里,小小的尚迪正和小伙伴们开心地玩耍。

谁也没想到大地突然之间就剧烈地摇晃起来,仿佛一头发怒的巨兽在咆哮。

教室里的玻璃哗啦啦地碎了一地,墙壁开始龟裂天花板不断往下掉落碎屑。

惊慌失措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拼命往外跑,可是尚迪却在混乱中被困在了废墟之下。

黑暗中她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还有远处微弱的哭喊声。

"一二三四五......"小小的尚迪开始数数,她告诉自己数到一百就一定会有人来救她。

数着数着喉咙干得发疼,饥饿和恐惧一点点侵蚀着她的意志。

但她不愿认输开始唱起了幼儿园里学过的儿歌,用稚嫩的声音驱赶着黑暗带来的恐惧。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次数到一百的时候,上方传来了清晰的救援声音。

当阳光重新照进她的世界时,尚迪的右手臂已经骨折,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可就是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小女孩,在被送往成都华西医院后,却做出了一个惊艳世人的举动。

面对记者的镜头,她抬起了完好的左手,倔强地比出了一个"V"字手势。

那一刻她的笑容穿透了镜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然而这场灾难带给尚迪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有难以愈合的心伤。

她最疼爱的奶奶和一位堂姐妹永远地离开了她,被困了一百多个小时的堂妹尚婷,也失去了双腿和左眼。

但在医院里尚婷的坚强给了尚迪莫大的力量。

每当护士们来换药时,两个小女孩都会相视一笑,默默地为对方加油打气。

医生和护士们的悉心照料,就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她们受伤的心田。

也正是在那时医生这个职业在尚迪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她看到了白衣天使们不分昼夜地救死扶伤,看到了他们用专业和温柔抚平病人的伤痛。

从医院回来后映秀镇的面貌已经完全变了样。

一排排简陋的临时安置房成了尚迪和家人的新住所,虽然条件艰苦但却充满了重生的希望。

2009年6岁的尚迪依然保持着那份天真烂漫,最爱的事情就是吃糖,仿佛甜蜜的味道能带走所有不开心。

记者来采访的那天,尚迪特别开心地展示了自己新买的红色棉衣,眼睛亮晶晶地说要留到过年穿。

这个爱美的小姑娘,总是把马尾辫扎得整整齐齐的,用五颜六色的皮筋装扮自己。

就连在废墟中她也倔强地保护着自己的头发,宁愿让医生用剪刀剪断皮筋,也不愿剪掉头发。

随着时间推移临时安置房渐渐被新建的楼房取代。

张家坪村的新家虽然不大,但温馨整洁墙上还挂着尚迪一路以来获得的奖状。

这些年来尚迪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学霸"。

父母看着女儿的点点进步,脸上总是洋溢着藏不住的骄傲。

有时候尚迪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群山,仿佛在那里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家附近的断壁残垣早已被绿树和野花覆盖,新生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

堂妹尚婷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她用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轮椅移动,甚至能独立完成许多事情。

两个女孩经常一起学习,互相鼓励用行动证明生命的韧性。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年那个在废墟中获救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她眼神中的坚定和对生命的热爱。

偶尔和家人聊起往事,尚迪都会说:"那段经历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也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十三年过去了那个简单的"V"字手势,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五岁女孩的倔强表达。

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永不言弃的精神象征。

在那场巨大的灾难面前,这个稚嫩的手势传递出的不屈力量,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人们常说最美的不是生命的完美,而是在残缺中绽放出的光芒。

如今的尚迪已经从一个需要被救助的小女孩,蜕变成了一个立志救助他人的追梦者。

从病床上的"V"字手势,到如今的医学课本,这条路走得虽然艰辛,却充满了希望。

每当有人问起当年那个瞬间,尚迪总是笑着说:"那时候可能并不懂什么叫勇气,就是单纯地想告诉大家,我还活着。"

但正是这种最朴素的生命力,让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

在映秀镇像尚迪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都是生命奇迹的见证。

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构成了这片土地最动人的篇章。

如今的尚迪依然保持着当年那份倔强,只是目标从单纯的生存,变成了救助他人的使命。

"从被救助者到救助者",这样的身份转变,是她最引以为豪的人生选择。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再次提起那个"V"字手势时,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废墟中获救的小女孩,用十三年的时光,将当初的希望之光传递了下去。

映秀镇的天空依然湛蓝,群山依旧巍峨而那个曾经的小女孩,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给予我们的,不仅有伤痛更有重生的勇气和追逐梦想的力量。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3

白茶叶读书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