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叫我奈奈,科普中国,阿果聊钓鱼,淡水鱼类文刊,Newberryi。
浙江小孩钓上“巨型”溪石斑2024年5月底,IP地址为浙江的视频博主@叫我奈奈啊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配文是:“小朋友守晚口,被他钓到一条大石斑鱼!”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很兴奋的小男孩提着一只溪石斑朝着视频拍摄者走来,看来是要向父母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小孩子提着的时候,显得这条溪石斑特别大,大家一开始都认为是参照物的关系。但当孩子家长用手企图握住这鱼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只溪石斑确实很大,大人的一只手都有点要捏不住了。
一般来说,溪石斑是很常见的小型鱼类,是长不大的,能超过2两就算特别大的个体了。但视频中小男孩钓到的这条溪石斑似乎快有5两了,也就是半斤左右。这就似乎有些反常识了,因此该视频的播放量很高,评论也特别多。
很多网友都表示这溪石斑确实是特别大的,并在评论区发出感叹。IP地址为湖南的一位网友表示,这条溪石斑至少打败了90%的钓友;另一位IP地址为湖南的网友说,自己钓鱼3年了,还从来没有钓到这么大的溪石斑。
但也有网友对此表示怀疑,有几个网友在评论区晒出自己钓到的溪石斑,他们钓到的个体不但不比小男孩钓到的小,而且似乎要肥上不少。
从晒出的点赞最多的两张图片看,第一张图片中溪石斑被捏在手里,看起来也有个5两左右;另一张更是夸张,IP地址为广东的网友用自己手毛很多的手作为参照物,旁边放着一只很肥的溪石斑,它的最宽处几乎有手掌那么粗了。
所以怎么民间会有溪石斑长不大的说法?
有一个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网友表示,这是因为品种不同的缘故。这个评论瞬间的打开了思路。
溪石斑的不同品种溪石斑自然是个俗称,它的学名是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的鱼类。
该属内有22个物种,分别是光唇鱼、云南光唇鱼、温州光唇鱼、窄条光唇鱼、棘光唇鱼、侧条光唇鱼、台湾光唇鱼、宽口光唇鱼、软鳍光唇鱼、厚唇光唇鱼、薄颌光唇鱼、吉首光唇鱼、虹彩光唇鱼、大鳞光唇鱼、多耙光唇鱼、北江光唇鱼、细身光唇鱼、带半刺光唇鱼、半刺光唇鱼、长鳍光唇鱼、元江虹彩光唇鱼、河口光唇鱼。
常见的几个品种的俗称都是溪石斑,它们之间的差异普通人极其难以分辨,尤其是它们几乎都是小型鱼类。有研究表明:历史上光唇鱼各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很频繁。意思是不同的光唇鱼物种之间会生活在一起,从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形成姐妹群;有时候几种光唇鱼形成一个单系分支,关系很近;但有时候虽然是同属物种,但地理隔离得特别远,关系又很远。
总之就是乱成一锅粥了,我们也没必要分得那么细。
常见的光唇鱼物种都是小个体,比如光唇鱼、云南光唇鱼、温州光唇鱼、多耙光唇鱼等,有个几两重就谢天谢地了,大部分人钓到的都是这些光唇鱼。但光唇鱼家族内也有不甘落后的大个体,比如长鳍光唇鱼就可以长到超过一斤重。
长鳍光唇鱼因为体型较大,因此跟其他光唇鱼亲戚的外形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它们看起来身体会更肥厚,寻常光唇鱼身体是菱形的,而它们更接近鲤鱼的形;另外,长鳍光唇鱼鳞片上的颜色较少,少了那种波光粼粼的彩虹色,几乎就是白黑两色,并且身上的黑色竖纹很粗。
长鳍光唇鱼在我国只分布于红水河干支流,就是广西的漓江、柳江、红水河、左江、右江、北仑河等水域。钓友们可以以此为判断。2023年5月14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首次实现长鳍光唇鱼的人工繁育,也许以后该物种会常见于我们的餐桌上。
关于溪石斑又把光唇鱼叫回溪石斑了,因为上一段的科普性质比较强,要严谨一点。而这段主要是想跟大家聊聊我们俗称的溪石斑值得了解的二三事。
你别看溪石斑个头小,但是味道确实非常鲜美,要不然怎么会被冠以“石斑”的名号呢?其肉质细嫩,煮熟后完全没有淡水鱼的土腥气,反而是海鱼醇厚的香味;而且其营养丰富,野生溪石斑的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6.62%,脂肪2.66%,水分80.73%,灰分0.92%,其富含17种氨基酸,22种脂肪酸,各种营养成分在淡水鱼中都首屈一指,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
而且它还很钓!好吃又好钓,难怪就算个头小也同样受欢迎。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个事情也是几乎每年都会上新闻的,那就是溪石斑的卵是有毒的!这本来是它们用来提高后代存活率的手段,但贪吃的人类可能不清楚这个点,如果食用了溪石斑的鱼卵,只需要5-30克,人类就可能出现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明确的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生食鱼卵甚至会死亡。
有人说煮熟加热了不就好了?
是的,但需要充分的煮熟!溪石斑的鱼卵毒素耐热,需长时间加热才能将毒素破坏,而有的人会图“新鲜”,并没有煮很久就开始食用,于是就出现了中毒情况。
所以说,溪石斑的鱼卵毒素可能威胁不大,因为大部分人还是会好好煮熟的,但架不住有些糊涂蛋就是会各种操作失误产生意外。
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