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过冬,浇好越冬水是关键!越冬水什么时候浇?太早太晚都不行

知农三农 2024-12-07 11:52:44

随着冬天的临近,果农们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不仅仅是寒冷的气温让我们感到压力,果园管理也是一项挑战。浇好“越冬水”成为了每个果农心中的难题。

越冬水看似简单,但浇得早、浇得晚、浇得不当,都可能让果树受害,来年产量减少。果树的越冬水浇得好,不仅能保护根系、保持土壤水分,还能防寒防冻,提高果树抗寒能力。

如果浇得过早或者过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如何科学、合理地给果树浇越冬水,保证来年丰收。

1. 越冬水的作用和意义

果树在冬季会经历寒冷的低温环境,根系活动较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是导致果树冬季伤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越冬水管理能够有效帮助果树渡过严寒。通过及时灌溉,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稳定土壤温度,防止土壤过度干燥或者冻结。

适量的水分能够帮助果树更好地吸收肥料,增强根系的抗寒能力。若浇水得当,果树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暖”得更好,减少冻害的几率。

越冬水能够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为来年春季果树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浇水还能减少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因为湿润的土壤不利于一些害虫的繁殖和生长。

2. 什么时候浇越冬水最合适?

浇越冬水的最佳时机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紧密相关。根据农业专家的建议,越冬水的最佳浇灌时机是当气温降至3℃以下,并且土壤深度5厘米处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这个时机一般出现在大雪到冬至之间。此时浇水,能最大程度发挥水分的保温效果。

过早和过晚浇水都不是最佳选择。若过早浇水,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水分蒸发过快,反而不能保持土壤湿润,并且可能会加速土壤盐分的积累,造成“盐碱化”问题。而如果浇水过晚,土壤表面已经冻结,水分无法有效渗透到根系,增加了果树冻伤的风险。

科学合理的时机,通常是在“夜冻、昼消”的这个阶段,此时土壤表面会因为夜间气温低而形成冻层,白天气温回升时,土壤自然解冻,适合进行浇灌。

3. 越冬水的浇灌方法

1)灌水量的控制

浇越冬水并非一味地多浇。果树的灌水量需要精确控制,避免过多导致水分流失,或者过少而无法渗透至根系。

幼树的灌水深度应达到30厘米,成树则需要浇灌至70厘米的深度。这能够确保水分渗透至根系区域,提供充足的水分储备。

土壤湿度应该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60%-80%,确保水分能够在根系层周围保持足够的湿润。

2)灌溉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的果园情况,灌水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漫灌: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需要大量水源,容易导致水资源浪费,并且可能引起土壤板结,一般不推荐在大面积果园中使用。

树盘灌溉:在树冠下修筑一个树盘,进行灌水。这样可以将水集中到树根附近,避免水分流失。

沟灌:行间挖沟进行灌溉,这种方法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同时节省水源。

穴灌:在树盘下挖多个小穴进行浇水,这种方法适合水源紧张的区域。

4. 适当覆盖,保持土壤湿度

越冬水浇灌后,果园应进行覆盖作业,以保持土壤湿度。常见的覆盖材料有稻草、麦秸、玉米杆等天然物质,能够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并且保持土壤温度。

这些覆盖物需要切割成小段,避免被风吹散。如果无法进行覆盖,可以考虑在灌水后进行浅耕松土,这样也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5. 现代灌溉技术的应用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已逐渐普及,尤其是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能够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根据一些农业专家的统计,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方式,可以减少30%-50%的水资源浪费,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58】。

在寒冷地区,采用滴灌系统时,可以通过控制水温来避免灌溉过程中出现结冰现象。此外,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气象数据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使得浇水更加精准、高效。

6.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水量过多或过少:过多的水会导致肥料流失,浪费资源,过少的水则无法满足根系需求,影响果树的抗寒能力。

过早或过晚灌溉:过早灌水,水分蒸发过快,过晚则土壤冻结,水分无法渗透,根系可能因此受到冻害。

忽视土壤状况:不同类型的土壤需要不同的灌溉量和方法,必须根据土壤的渗透性、保水性等特点制定灌溉方案。

结语

越冬水对于果树的冬季生长至关重要,正确的浇灌时机和方法能够帮助果树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增强抗寒能力,为明年的丰收奠定基础。

果农朋友们,如果您对果树的越冬管理还有任何疑问,或者有自己的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探讨,学到更多管理技巧!

参考来源

今日头条相关农业管理文章【58】

中国农业期刊集成平台关于果树冬灌的研究【59】

0 阅读:0

知农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