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羽乌骨鸡饲料发酵,回乡大学生配方,益生菌添加,消化率提升
丝羽乌骨鸡是一种很有特点的鸡种。它体型小巧,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在山林散养的场景下,它的价值更高,既可以补充绿色生态的鸡肉产品,鸡粪还能肥沃土地。
在农村散养丝羽乌骨鸡有个痛点,传统饲料消化率不高。我在网上看到个案例,江西一个小山村的老乡养丝羽乌骨鸡,以前鸡长得慢还爱生病。他说当地是丘陵地貌,气候湿润,传统的饲料在这种环境下不太适合乌骨鸡消化。
这时候回乡大学生就发挥了作用。有个回乡大学生小李,在他家乡山东的一个养殖场,发现养殖场的鸡饲料消化率低,肉料比不理想。他就想了个办法,用当地常见的红薯藤、南瓜藤等来发酵饲料。红薯藤比较粗糙,南瓜藤纤维多,但发酵后,鸡吃得可欢了,消化率明显提高。
小李还添加了益生菌。在南方,像福建、广东等地,气候湿热,丝羽乌骨鸡肠道容易有细菌滋生。他在福建的一个家庭农场做实验,把添加益生菌的发酵饲料喂鸡,对比不添加的,明显感觉鸡精神更好。而且在北方的辽宁农村散养场景中,益生菌也让鸡适应寒冷天气时消化更好。
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对比。拿荞麦草和黑麦草来说,荞麦草有点苦涩,但是营养丰富,黑麦草口感相对好点,但粗蛋白含量稍低。还有三叶草中的白三叶和红三叶,白三叶适口性好,红三叶营养在某些方面更突出,还有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对比,紫花苜蓿钙含量高,黑麦草能量物质多。
小李做了个30天的对比实验。在湖北的一个小院子里养殖丝羽乌骨鸡,一半用普通饲料,一半用他配方的发酵饲料加益生菌。30天后,吃发酵饲料加益生菌的鸡平均体重比对照组高出不少,而且鸡冠更红,毛发光亮。
在广西的山区养殖丝羽乌骨鸡,这里山多,空间相对分散。有个养殖户老张,以前总是烦恼饲料的问题。听说小李的配方后尝试。他发现当地的葛根藤发酵后在饲料里,对鸡的帮助很大,鸡在这种湿热地形下消化能力变好了。
在重庆的一个养殖场,养殖时间长达2年。他们开始尝试用发酵饲料和益生菌。2年里,鸡的抗病能力增强了,产蛋量(对于少量产蛋的丝羽乌骨鸡)也有稳定提升。对比前几年的数据,鸡的死亡率也降低了。
再说说冷门的绿植对比。像冰草,水分足比较凉爽,适合夏天少量搭配;岩生菜,耐旱耐寒,在北方干冷的季节如果有采割能用于饲料发酵;鸭茅草,生长速度快,在水草多的南方湿地如果采来发酵能给鸡补充营养;鼠尾草,有特殊香味,能刺激鸡的食欲,南方的云南、贵州等地有野生鼠尾草可以用;还有蓝草,在南方水乡比较常见,发酵后营养也不错。
还有一个北方的养殖案例。黑龙江有个小养殖户在网上看到小李的配方后,结合当地的苜蓿发酵饲料。他发现鸡在寒冷的冬季后春天的时候恢复更快。因为在发酵饲料和益生菌的作用下,鸡的肠胃一直保持比较好的状态。
在云南的一个散养场景里,当地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养殖户小王尝试了很多当地野草的发酵饲料,如臭菜。虽然臭菜闻着有味道,但是发酵后鸡很爱吃,而且消化也很好。这说明不同地域可以挖掘当地植物资源,和发酵技术、益生菌一起提高丝羽乌骨鸡的养殖效益。
时间拉长到3年,我了解到四川一个林场下的散养丝羽乌骨鸡。他们坚持用发酵饲料加益生菌。3年里鸡的品质越来越好,肉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他们还在发酵饲料里根据不同季节调整绿植比例,比如夏天多加清凉的薄荷叶(薄荷叶发酵后的气味对鸡也有好处)。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挖掘绿植资源,让发酵饲料和益生菌发挥更好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