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节日场景是个“情感放大器”!家人团坐,灯火可亲。想象中,这该是多么温馨的场面,但现实中,不少家庭一到逢年过节就会掀桌子吵架。难道,我们的感情是塑料做的?家人之间的热切和关心只能维持三天?到了第四天,就开始各种鸡毛蒜皮的计较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9c3b29e277e4ab2d1c1fc8a2657106.png)
我们都渴望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害怕冲突,也害怕不和谐。可是,一到逢年过节,总有那么多破坏气氛的家人或亲戚,毫无边界感地问东问西,甚至直接干涉晚辈的生活。
对于“远游”归来的子女来说,在外打拼的岁月其实是背负着很大压力的,学业、事业、养家糊口……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地雷”,稍一碰触,就容易爆发。
对于在家守候的父母来说,他们的观念和习惯与长期在外的子女之间有很大不同。比如,老年人会看不惯年轻人喜欢睡到“日上三竿”,看不惯年轻人晚上熬夜,也看不惯年轻人对手机的痴迷和依赖。
“其实,这些琐事当中,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如果能互相尊重这种‘不同’,矛盾就能减少许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文秀表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8c3c5f3f7710dc4258b1707d0fd4b5.jpg)
“代沟”也是问题。餐桌上,老年人喜欢聊的是“家长里短”,中年人喜欢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作为父母,如果总是高高地端着架子,习惯用批评的语气对晚辈说话,自然而然就会触发对方的“防御系统”。为了维持表面和谐,年轻人或者选择委屈自己,沉默以对,或者选择当面反击,引爆冲突。不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毕竟,任何一种亲密关系都离不开换位思考和相互体谅。
那么,如何避免和化解逢年过节时的冲突和碰撞呢?一起来听听心理学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