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卫视重播经典电视剧《甄嬛传》时,删除了剧中“余答应”余莺儿的戏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一举动源于此前余莺儿的扮演者崔漫莉在直播中自曝无证酒驾肇事逃逸,随后被警方证实为编造虚假事实,已被行政拘留。
尽管事件本身与剧集无关,但北京卫视却坚决地选择了删除崔曼莉的戏份。
对于北京卫视的这一举动,有观众表达了认可,这样的做法对有劣迹的演员有警示作用;也有网友觉得依法处置当事人崔曼莉无可厚非,但别影响作品。
必须承认,网上的两种观点都会有拥护者,于是也就有了“连坐”话题的讨论。
1、余莺儿的戏份重要吗?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余莺儿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她原本是宫女,因冒充甄嬛得宠,最终因嚣张跋扈、陷害他人而被赐死。
余莺儿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在剧情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出现和结局,不仅推动了甄嬛的成长,也为观众展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一个小配角的戏份无关紧要,对整部剧的影响不大,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删除余莺儿的戏份就直接导致剧情的不连贯。
例如,甄嬛如何从初入宫时的天真少女逐渐成长为深谙权谋的后宫之主,余莺儿的戏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她的存在让甄嬛第一次意识到后宫的险恶,也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伏笔。因此,删除她的戏份,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也让经典剧集的艺术完整性受到了损害。
2、网友热议“连坐”现象北京卫视删除余莺儿戏份的举动,引发了网友对“连坐”现象的热议。
所谓“连坐”,指的是因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导致与其相关的其他人或事物受到牵连。
在这一事件中,余莺儿的扮演者因个人行为不当,导致其饰演的角色戏份被删除,进而影响了整部剧的完整性和观众的观剧体验。
看到网上有不少观众都对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不满,认为这种做法过于“一刀切”。
有网友评论道:“一部剧是所有人的心血,因为一个人的错误直接毁了,这对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不公平。”还有网友指出:“余莺儿的戏份对剧情发展很重要,删除后剧情变得不连贯,毁了一部经典。”
但也有部分网友支持北京卫视的决定,认为公众人物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删除戏份是对其不当行为的惩罚。
一位观众表示:“演员作为公众人物,应当以身作则,如果行为不当,受到惩罚是应该的。”
3、艺术与道德的边界因为《甄嬛传》是观众特别喜欢的剧集,所以“北京卫视删除余莺儿戏份”也引发了关于艺术与道德边界的讨论。
那么,艺术作品是否应当因创作者或表演者的个人行为而受到影响?我们接着看看很哥解密: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一部经典剧集的诞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
删除某个角色的戏份,不仅影响了剧情的完整性,也可能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努力造成不公。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应当得到尊重,不应因个别人员的错误而受到损害。
然而,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公众人物的行为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果演员因不当行为受到惩罚,删除其戏份可以被视为一种警示,提醒其他公众人物要谨言慎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道德标准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公众人物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评判。
4、“连坐现象”合理吗?“连坐”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在现代社会,其合理性备受质疑。在这一事件中,余莺儿的扮演者因个人行为不当,导致其饰演的角色戏份被删除,进而影响了整部剧的完整性。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一方面,删除戏份可以被视为对演员不当行为的惩罚,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可能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努力造成不公,影响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如何在艺术与道德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印象中,崔曼莉不仅出演过《甄嬛传》,在《潜伏》、《天师钟馗》、《黎明之前》、《宫锁心玉》、《武则天秘史》等热播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崔漫莉的身影,难道这些优秀剧集就不能播出了吗?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北京卫视重播《甄嬛传》时删除余莺儿戏份的举动,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也引发了关于艺术与道德边界的讨论。
如何在尊重艺术作品独立性的同时,对公众人物的不当行为进行合理惩戒,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既维护艺术的完整性,又对不当行为进行有效惩戒。
那么,你看过《甄嬛传》吗?你还记得崔漫莉在剧中扮演的余莺儿吗?对于她在直播中自曝肇事逃逸的事件,以及北京台删除她的戏份,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来说说你的独到观点,并同步关注很哥解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