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爱情,并不是为了拥有,而是为了陪伴。
幸福得短暂的网恋:从屏幕后到病房初见高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场平常的网聊,竟会改变整个人生。
当时39岁的她刚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独自带着5岁的儿子生活。
她从不奢望在网络上能遇见什么奇迹,但对方的一句“你好吗”,却让她打开了心扉。
姚望舟,比她大一岁,住在浙江金华,同样单身。
他们聊起生活的琐事,聊到对未来的期待,就像两个相识已久的老朋友。
视频通话中,姚望舟总是落落大方,他承诺自己不介意高敏有个孩子,甚至用“爱屋及乌”来形容心意。
高敏开始幻想,如果真的结婚,婚纱要选什么样的颜色?
那时的她,甚至觉得自己抓住了上天的馈赠。
可是突如其来的断联打破了这份憧憬。
一个多月里,姚望舟像是从世界上消失了。
高敏的手机拨了无数次,却没有一个答复。
当她终于找到他时,却是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
她第一眼看到的姚望舟,已经剃光了头发,身体虚弱得连坐起来都困难。
一年前那个在视频里谈笑风生的男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当姚望舟告诉她患上白血病时,她听着一句句“让我们分手吧”,心里却越来越坚定:“我会陪着你,哪怕再难,我都不怕。”
病床上的爱情承诺:高敏为何坚持陪伴?
在那个病房里,高敏成了姚望舟的第二双手和脚。
她给他擦身体,扶着他上下床,为他安顿好所有的生活琐事。
病友们都对这个女人赞不绝口,但只有高敏知道,这是她的选择。
姚望舟多次劝她离开,说他没有未来,不想连累她。
可高敏每次都回一句:“你对我好过,我记得。”
这份刻骨铭心的真情,甚至打动了医护人员。
姚望舟的父母来看望儿子时,高敏反倒催他们回家休息,说自己能行。
有人问她:“他这样,你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高敏回答:“因为我爱他,不是说说而已的那种。”周围人听了都默然,但没人说什么。
其实,高敏也不是不曾痛苦过。
有一天下半夜,姚望舟又提出分手。
高敏再也绷不住,收拾好行李离开了病房。
她坐了一夜的火车回家,心里反复在想,这是不是她能给彼此最好的解脱。
可是坐到家里,她还是忍不住对父母表明了决心:“我一定要嫁给他。”
一场特殊婚礼:深爱与短暂幸福的交织为了这场决定,高敏还得抗住父母的反对。
在得知姚望舟的病情后,高敏的父母差点当场发火。
他们反复劝她,那不是一个可以长久依靠的人。
高敏只说了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就认定他了。”
她带着儿子回到医院,没再纠结许久,“我们不如尽快结婚吧。”
婚礼非常简单,就在医院里举行。
婚庆公司免费帮两人布置了现场,而证婚人是两人的主治医生。
新郎穿着西装,坐在轮椅上,身上还插着许多管子;新娘则穿着一件洁白的婚纱,在护士的帮助下走向他。
拥抱的时候,新郎用尽全身力气站了起来,只为对着她说一句:“老婆,我爱你。”这场婚礼只有半小时,却满场都是泪水。
就连从未同意这桩婚事情的高敏父母,最后也没有说出一句反对的话,只是红着眼给了女儿一个祝福。
17天的陪伴:爱情如何面对生命的极限?
婚后,高敏几乎不眠不休地照顾姚望舟。
她白天替他喂饭,晚上坐在床头守夜。
身边的医生也叹息,“这种病程是无法逆转的事。”她明白,但仍然尽力让他多活一天。
在婚后第17天,姚望舟走了。
那一天,他的手里被放进高敏的手,闭着眼睛流下了最后一滴眼泪。
她一瞬间不敢相信,甚至哽咽着问医生:“他是不是好了?”可冷冰冰的事实告诉她,爱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高敏一夜未眠。
亲友们劝她早点为自己重新开始生活,但她却没有后悔嫁给这个只陪伴17天的丈夫。
她说:“那些日子虽然短,却让我觉得过去几十年都值了。我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告别,这是我的幸福。”
在很多人眼中,一场婚姻最重要的是长久、稳固,但高敏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并不以时间为衡量标准。
即便只有短短的17天,她和姚望舟间的深情都让人动容。
或许,爱从来都是无法衡量的。
它不是一场预定了的安排,而是一次毫无保留的付出。
就像有人说的:“爱不是看他能活多久,而是看你愿意陪伴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