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高至霆BE后,这剧还值不值得追?

娱乐圈梗姐 2025-02-08 11:25:50

央视开年大剧《六姊妹》本来是我最不看好的剧,但没想到追着追着上头了。

2月3日首播,出品公司是中央电视台、西嘻影业、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很官方。作者是写《小敏家》的伊北,主演是梅婷、陆毅、邬君梅、奚美娟……

感觉剧集行业的头部资源都向这部剧倾斜了。

播出之后,该剧关键词也频上热搜,尤其是沈月饰演的青年何家丽上线之后,大家都很喜欢她的灵动可爱。再加上自《小美好》之后,沈月、高至霆这对BE暗恋就让许多粉丝意难平了,此番二搭,自然很多人抱有期待。

却没想到,二人再度BE。

其实整部剧让观众特别气愤,一是重男轻女的氛围,让女性在这个时代活得很辛苦;二是沈月、高至霆下线后立刻换了梅婷和陆毅接棒,年龄差的太多,而弟弟妹妹又是小孩,没有人想看“老年人”谈恋爱。

然而,丝毫没有影响收视率!

开播首日,该剧的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就突破了3.3668%,并且在腾讯视频的站内热度值突破了22000。到了2月4日,CCTV-1的电视收视率达到了3.4809%,黄金时段收视率稳居全国第一。截至2月6日,该剧的收视率已经突破3.7514%,并且在CVB中国视听大数据黄金时段收视率中破4,继续稳居全国全部频道电视剧收视率第一。

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收视冠军《上甘岭》,《六姊妹》破了收视纪录!

看得出来,观众的审美口味已经发生了嬗变,即便年轻观众逐步回归大屏,年代剧、现实题材剧的收视率也远超仙侠、玄幻和古装。

说明落地的作品仍然备受观众喜爱。

那么沈月、高至霆BE后,《六姊妹》为何仍然值得追呢?

01

穿越半个世纪的年代感

看《六姊妹》有一种看《父母爱情》的感觉,故事讲述的就是父母小时候发生的事情。

剧集以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为背景,通过何家的故事展现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历史巨变。

因为这部剧,我知道了淮安这个地方。剧组选择淮安作为拍摄地点,正是因为这里保留了许多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和街道。

例如,剧中何家和汤家的老宅都位于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民国小镇,这些老宅不仅保留了当年的风貌,剧组还根据剧情需要进行了精心布置。

为了满足拍摄需求,剧组还搭建了超过1万平方米的主场景,包括街道、菜市场、老宅等,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中。这些场景不仅在视觉上还原了时代感,更通过细节的雕琢,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烟火气。

按理说,这样的剧情应该是更能吸引中老年观众的,毕竟那是他们的“童年记忆”。比如,何家的酱油厂、奶奶为儿媳准备的“油滋啦”,还有自行车、搪瓷盆、保温瓶……这些在当代社会都不太常见了,可能北京南锣鼓巷之类的老街还能买得到。

但实际上,年轻人喜欢的更多,可能是因为前几集虽然发生在上世纪那个年代,但是演员还是青春靓丽的,也演绎出了当时的淳朴。

何家丽和汤为民从小就有CP感,因为何家一直都是生女儿,所以何父认为是树挡住了阳光,导致院子里阴气太重要砍树。童年何家丽就撺掇汤为民把院外的树砍了,结果让汤为民挨了一顿揍。

由于何家和汤家是世仇,但两家结仇的原因其实也有一定的时代因素,一是当时人们愚昧,道听途说;二是确实存在了阶级对立。

而这种结仇方式也就二十世纪60年代的时候才会有,但这却导致了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后来何家丽到了18岁,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对于上山下乡,年轻人是“一脑门子热”,但家长却格外担心。

因为乡下的生活条件不好,城里的小孩没吃过苦。再加上都是十七八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和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因为下乡在一起的也很多。

何家丽和汤为民就在那个时候在一起了,然而也很快被来看望他们的父母撞破。两家都想要尽快把孩子调回到身边。

剧中选择的年代其实弱化了“十年动荡时期”,这个话题非常敏感,但看时间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事情。

整部剧的时间线也用这些大事件串联了起来,比如唐山大地震、周总理去世……

看年代剧就是在学习当代史的过程,让现在的观众也能了解那个时候的价值观、真实的历史事件。

02

鲜活的人物群像

目前为止,《六姊妹》更新了10集,大部分故事还没有展开,但是人物已经足够立得住了。

剧情发展至今,唯一的败笔就是沈月下线后,梅婷上线。感觉沈月与高至霆BE的时候两个人也就才20岁不到,梅婷一上来感觉一下子老了二十岁。

但实际上在剧中的时间线也不过才过了两三年。

所以这里难免出戏,大家都怀念沈月、高至霆、宋伊人这对铁三角组合,而不想看李晨和陆毅为了梅婷大打出手,也不想看李晨和董洁谈恋爱。

虽然选角翻车,但是剧本对于人物的塑造还是扎实的,只是换了不同的演员,好像人设崩塌了一样。

之前《小巷人家》也是年份跨度很大的年代剧,因为换了范丞丞演庄图南而被观众吐槽,王安宇也没有演出林栋哲的淘气和灵气。

然而,这部剧至少选角上来说演员和角色的年纪还是符合的,《六姊妹》的审美明显体现了中老年人的偏好。

说回角色本身,何家丽这个角色让不少人狠狠共情了。她是家里的长女,承担的最多,而且父亲永远都是想要男孩,结果母亲一口气生了五个丫头,后来又生了老六。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生育条件不好,女人每次生孩子都像去了一趟鬼门关。老五出来的时候是刨腹产,还是个女孩,何常胜虽然想要男孩,但是也心疼妻子,于是特别痛恨老五,甚至不想起名字。

一气之下,母亲就让老五跟着自己姓,所以只有老五叫刘小玲。

常胜这个角色虽然让人讨厌,但是写得也很真实,那个年代,本身就是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的时代,再加上,他的死对头汤家一连三个小子,每次常胜添丁都会被嘲笑。

常胜在听到老五是刨腹产的时候很担心妻子,听到母女平安的时候松了一口气,随后又突然意识到是“母女平安”,眼神明显有惋惜。

对大姐何家丽的塑造,该剧着墨最多,她因为是老大,亲眼看着妹妹们出生后父亲失望的样子,于是索性剪短了头发,说要当个男孩。

所以她的性格也最像小伙子,甚至刚成年就跑去当兵,也是在那里认识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归宿。

昨天第九集播出后,何家其他的妹妹也才长大成人,却轻点笔墨就交代了五个姊妹的性格特征。二姐何家文温柔聪慧,三姐何家艺在事业中摸爬滚打,四姐何家欢是家族的骄傲,五妹刘小玲叛逆自由,六妹何家喜从娇宠到成熟……

有观众猜测,后面的剧情不会都在讲六姐妹的恋爱婚姻生活吧?恋爱婚姻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讲「家」的团结。

03

「家」本位

中国人是最讲团圆的,也是最讲「家」本位的,不然不会春节、元宵、中秋要一起吃个团圆饭。

虽然六姊妹性格不同,未来发展不同,但是他们之间互相扶持,互相帮忙,才是「家」应有的凝聚力。

大姐何家丽放弃了自己的初恋汤为民,就是为了家。因为家人不喜欢汤为民,两家有世仇关系。而她嫁给自己没那么喜欢,家里人却非常欣赏的军人张建国,也是因为「家」的责任。

张建国喜欢何家丽,想要融入这个家庭,把何家丽的家当成是自己的家,也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从小就是孤儿的张建国,特别渴望家的感觉,所以当他第一次在何家吃饭的时候,就是他最踏实、最安心的时候。

事业发展最好的何家艺是六姊妹里最有钱的,而何家丽向何家艺借钱的时候,何家艺二话不说。虽然让大姐写了借条,但她在大姐走后就撕了借条,并说自己让大姐写借条压根没想让大姐还,但是大姐的性子肯定不想白拿钱。

当然,何家丽也对妹妹们很包容,照顾有加。当爱美的老三总是指责自己没有新衣服的时候,何家丽会想着给老三买衣服。

而当何家丽怀孕,父母却恰好要回乡奔丧的时候,姐妹们也都齐心协力照顾大姐。

「家」有合,也有争吵,当大家都在觉得独生子女孤独,羡慕何家姊妹多热闹的时候,六姊妹也会因为东西分配不均而争吵,指责母亲偏心。

然而这种吵吵闹闹,才是「家」应有的味道。

据说,剧集改编和原著出入较大,原著的结局还是挺惨的。但是具体这部剧的走势如何并不知晓,看得出来,剧集的改编也是要根据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的,无非就是“催生”。

那么你们看完这部剧之后,还想生吗?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