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月十三是“忌日”,老人说有五件事情不能做,别忘告诉家人

才乐君 2025-02-10 15:42:32

“十三民俗灶燃灯,天上神仙人界登”。转眼间,正月十三到来了。正月十三,可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日子,因为这天是“灯头生日”,就是试灯的日子,为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据文献记载,“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说的就是这天百姓要点灯试灯,确保元宵节时花灯能够以最佳状态展示‌。

而这一天除了试灯外,人们还会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灶灯点燃后,往往要彻夜不熄,直到元宵节活动结束后才能熄掉。据说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还是为了供奉灶神,因为灶神是民间家庭的保护神,能够保佑全家平安、饮食无忧。因此这天点灯就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平安、丰收的期盼‌。

此外,对于正月十三而言,民间还有“忌日”一说。那么正月十三为何是“忌日”?这天有何讲究?老人说有五件事情不能做,哪五事?别忘告诉家人。

正月十三是“忌日”

对于正月十三而言,‌之所以被称为“忌日”,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天是“杨公忌日”。杨公忌日,在民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而且民间还留下了许多禁忌和讲究。

首先,杨公忌日并非指的一天,而是由十三个日子组成。这些日子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其中,正月十三是一年里第一个忌日。

据了解,杨公忌日源于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所定,源自于“‌杨筠松避祸‌”之说,就是说杨筠松一生遭遇十三次险境,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后人为了纪念这些经历,将这些遇险的日子定为忌日,为此杨公忌日也称“杨公十三忌”。

此外,杨公忌日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如“‌纪念杨家将‌”之说,相传北宋名将杨继业在两狼山战败自尽,这一天被定为杨公忌日,以纪念他的忠烈‌。

还有一种说法,“杨公自夸惹祸‌”之说,就是说古时候有一个姓杨的老汉,他有十三个儿子,为此在村里就特别硬气,整天炫耀、说大话,甚至瞧不起邻里邻居。一日,杨老又在邻居面前自夸,说自己儿子真多,即便一个月去世一个,还是有儿子为自己养老送终。不料,这一年恰逢瘟疫,杨老的儿子陆续得瘟疫而死,而且恰好一月死一个,又因为这一年是闰月,这样杨老的十三个儿子就都去世了,从此杨老一蹶不振。后来人们认为这些日子不吉利,就把它们称为“杨公十三忌”。

这样看来,在民间百姓眼里,正月十三就是“忌日”,属于不吉利的日子。那么这天有何禁忌呢?记得五件事情不能做。

五件事情不能做

其一,不出远门‌:在过去,交通不便,远行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会充满着未知与风险。而正月十三因被视为不吉之日,为此远行可能会遭遇意外,如马匹受惊、船只遇险,或迷路被困荒野等。因此,人们选择在这一天安守家中,以求平安顺遂‌。

‌其二,不嫁娶‌:婚姻是人生大事,人们希望家庭幸福,新人长长久久。为此嫁娶‌就需要择日,也就是挑选良辰吉日,以获得好的兆头。而正月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不是一个好兆头,甚至举行婚礼可能会给未来的婚姻生活带来影响,因此这天就不适合嫁娶之事。

‌其三,不开业、乔迁‌:开业和乔迁都是古代比较重要的大事,甚至涉及风水,为此就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往往都会挑选黄道吉日进行。而正月十三作为杨公忌日,就是诸事不顺的日子,因此这天开业或者乔迁,很可能会出现不吉利的事情,甚至会影响运势。

‌其四,不动土‌:在农耕社会里,土地具有特殊意义。而正月十三忌日动土被认为会惊扰土地神灵,破坏家宅安宁,甚至会引发灾祸。因此,人们会避免在这天进行动土等行为‌,如建房、挖地等动土活动‌。

‌其五,不探病:在杨公忌日,民间普遍认为这一天是“毒日”,就此就不适合探望病人‌,而且正月十三的谐音为“失散”,象征着分离和不幸,因为探病可能会带来不幸和灾祸‌。也可能会让病人感到不适‌。

看得出,杨公忌日这天,古人认为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尤其是以上五件事,一定要告诉家人,为的是家人平安健康。

总之,今天就是正月十三,希望大家都能尊重传统,了解传统,尽量按照传统行事,这样不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平安着想,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