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林寺》里面,觉远本身也不是一开始就一心向佛什么的,是因为父亲被杀后,遭到追杀,想要给父亲报仇,才不得不逃到少林寺做小沙弥的,大仇得报后,觉远难道不是已经安全了吗?并且在与牧羊女的相处中,已经互相在心中有了彼此,那为什么还非得坚持受戒为僧?
关键是,觉远也不是真的心不在红尘,他回到少林寺前,牧羊女把项链的坠子掰下送给他,觉远受戒前,掌心还捂着那个坠子,牧羊女还在寺外看着,明明两个相爱的人,反派都被打死了,怎么就是不能在一起呢?
首先,当时少林寺刚刚经历了一场护寺之战,大量僧人被杀,觉远的师父也战死,失去了那么多人,要重建少林寺,对于觉远来说,少林寺正是用人之际,或许在他心目中,这个时候,离开少林寺,无法放下一份责任感吧。
毕竟在觉远最困难的时候,是少林寺帮助了他,是师父昙宗救了他,还教授他武艺,让他有了栖身之所,还有了傍身的技能,跟着大家不断训练,才有了一身好武艺,少林寺对于觉远而言,已经不只是一个庇护所,更是一个成长的家。
在家和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觉远很难抽身离开,过自己的幸福日子,尽管有不舍,可是还是选择受戒为僧,放下对初恋的那份深情,转而做一个真正的少林武僧,保护少林寺,必要时,帮助朝廷对抗危害百姓和太平的恶势力,以此为己任。
其次,觉远虽然年轻有武力值还不错,可是没有特别可以傍身的生活能力,牧羊女年轻貌美,每个在心爱的人面前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些不自信,或者说希望对方得到更好的一切。觉远没有钱,没有住处,少林寺在那个时候是他唯一的家,如果没有自己,牧羊女可能会有更好的归宿。
以及,觉远当时杀了害他父亲的反派,可是他的势力并不是完全消失了吧?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突然出现,来打击报复,如果觉远在少林寺,大家一起对抗,尚有机会打退敌人,可是如果娶了牧羊女,她本该是在危险之外的人,如果因为觉远的原因,受伤,或者说,以后他们成亲后,有了孩子,拖家带口,可能更难抵挡那些追兵。觉远的放手,是不是也是保护牧羊女的一个办法呢?
谢谢耐心看完文章的你,这是对作者最宝贵的支持,再辛苦一下下帮忙点赞、关注、收藏、评论、转发下,非常感谢,祝你好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