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矿难!被埋的是劳务派遣工,53条人命天价赔偿谁兜底?

激流观察 2023-03-09 09:49:36

2023年2月中旬,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的一处煤矿突然出现倒塌。煤矿倒塌的瞬间,有53名驾驶员没有来得及逃离,被1000万土方给埋在了下面。事故发生后,虽然有6名驾驶员被挖了出来,但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至于剩下的那47名驾驶员,目前仍处于失联状态。

然而,尽管这件事影响如此恶劣,但相关责任人却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将这起事故的责任推来推去。话说这件事的后续处理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了?

一、矿场负责人的推诿

距离内蒙古阿拉善煤矿事件,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按照人体正常的承受限度来看,埋在土方下面的47名驾驶员,估计已无生还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53名驾驶员的家属陆续赶到了事发现场,要求煤矿负责人给个说法。

谁曾想,在这个群情激愤的时刻,煤矿负责人陈逢干直接踢起了皮球。陈逢干说,自己早就不是该煤矿的主要负责人了,要找就去找煤矿经营者。

只不过陈逢干刚踢完皮球,细心的网友就用天眼查查到了该煤矿的主要受益人,依旧还是陈逢干。与此同时,他还是这家企业的最大股东。作为煤矿的最大股东,口口声声说煤矿和他毫无关系,谁信啊?于是人们纷纷在网络上对陈逢干展开抨击。

陈逢干看到势头不对,于是又换了一个说法,说公司的受益人确实是他。但由于这53名驾驶员都没有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所以他们无法得到赔偿。至于为何没有签订用工合同,那就得问中间的劳务派遣公司了。陈逢干这一招等于是把皮球踢给了劳务派遣公司。

众所周知,在许多大工程项目当中,用人单位如果有临时用工需求,就会去找劳务派遣公司,让他们给自己招人。等工期结束后,劳务派遣公司再把人给要回去。这样既解决了工期忙的问题,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生计。

不过,关于这个劳务派遣,又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工人们没法直接跟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过合同了。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用工单位无需对工人们负责。毕竟工人们并不属于这家公司,所以他们根本无法在这家公司中获得任何权益。正是因为存在这个漏洞,所以煤矿负责人陈逢干才敢和那53名驾驶员撇开关系。并对外宣称:“你们要找就找劳务派遣公司去”。

二、劳务派遣公司会补偿吗

然而,就算去找劳务派遣公司,工人们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吗?答案是不尽人意的。由于劳务派遣公司走的是HR路线,也就是只负责招聘,不负责管理。所以他们干脆对外宣称,派遣出去的人就不归他们管了。

如果有人拿着劳务派遣合同过来闹事,劳务派遣公司就会用里面的特殊条款将其怼回去。这里面的特殊条款包括:“劳务派遣公司和工人没有直接建立劳动关系,所以无法对劳动者的工伤进行界定”。

“与此同时,劳务派遣公司只负责劳动者的招收与派遣流程。至于派遣之后从事什么行业,经历过什么重大伤害,劳务派遣公司一律不予处理”。

对于这些霸王条款,劳务派遣公司抛出来的理由是:“派过去的单位千千万,每个单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内容都不一样,福利保障制度也不一样。所以劳务派遣公司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干脆就不管理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现在的劳务派遣公司,就类似于一个巨大的HR部门。只不过这个HR部门同时连接着好几个大公司,所以他们才能够在这些公司之间左右横跳,互相推诿。如果有人找他们要赔偿,劳务派遣公司会说:“你见过那个HR会给你赔偿?”

正是由于这个机制的存在,所以这次的内蒙古阿拉善矿难,才会出现负责人互相踢皮球、天价赔偿款无人兜底的状况。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相关责任人都缄默其声,似乎没人认为责任出在自己身上。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互相推来推去,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承担责任。

只可惜,这53名驾驶员的家属,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面临失去家庭顶梁柱的痛苦。曾几何时,他们是家里的丈夫、父亲、儿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现如今,他们都身陷矿场这个蒙难地。家属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还要费尽心思和相关企业进行周旋。此等人间苦难,实属让人感到悲怆。

三、结尾

矿难发生的背后,每一个相关责任人都脱不了干系。但某些人就是凭着法律上的漏洞,将自己身上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伤害遇难者家属的同时,还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不知道这些相关企业在看着手里白花花的银子时,背后会不会感受到一阵寒意。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