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伊核问题提问。发言人表示,不久前,中方主办了伊朗核问题北京会晤,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提出中方关于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5点主张。中方认为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选择,主张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为基础,达成新的共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执行因美方执意退出而受到干扰,美方应当展现政治诚意,早日回归复谈。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没有出路。
4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和伊朗宣布,双方将就伊朗的核项目进行谈判,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发言人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中方一贯认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选择。当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更应相向而行,加强对话接触,防止局势升级。作为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导致当前局面的国家,美国应当展现政治诚意,秉持相互尊重的精神,参与对话协商,同时停止动辄武力威胁、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
特朗普(资料图)
美伊双方虽都证实有意谈判,但在谈判尚未开始时已在谈判形式等问题上出现分歧。特朗普主张“直接对话”,伊朗方面则强调“间接谈判”。3月初,特朗普公开表示,他已敦促伊朗就放弃开发核武器计划与美国谈判,并警告若外交失败将考虑军事选项。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表示,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但间接谈判始终开放。特朗普7日在白宫会见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告诉媒体,美国“正与伊朗展开直接谈判”,“会谈开始,将于12日继续”。
在谈判前,特朗普继续极限施压,发出战争恐吓,并为自己凭空制造尽可能多的筹码。平心而论,特朗普的做法固然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谈判优势,但这也给谈判蒙上了阴影,因为如此一来,伊朗退让、妥协的空间将非常小,否则国内舆论压力难平。再看伊朗方面,过去1年的中东博弈,伊朗的势力遭受重创,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已大大缩减。如果从双方的力量对比看,毫无疑问,到了谈判桌上,美国一定会主动进攻,咄咄逼人。事实上,美国想谈的与其说是核问题,倒不如说是伊朗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近日正加强向中东地区增派力量,不仅从关岛基地调遣“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前往中东,还向印度洋一处空军基地派遣了多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有报道显示,近期有相当数量的C-17大型运输机频繁前往该基地,疑似向该基地运送弹药和人员。外界判断美国调兵遣将直指伊朗。美伊双方立场存在根本性分歧。特朗普政府拒绝调整既定战略,持续要求伊朗接受其强硬条件,导致美国的目标难以实现,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特朗普(资料图)
美伊虽然自1980年以来没有外交关系,但美国无法忽视伊朗在中东的地位,伊朗在中东诸多热点问题中发挥了主导或关键作用;伊朗亦无法忽视美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强势地位,美国依托于其超级大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中东的盟友网络,对于中东局势的介入产生了广泛且多元的影响。只要美伊朝着核谈的方向寻找共识,就有助于避免中东局势陷入更深层次的动荡与失控,也有助于维护海湾地区的相对稳定局面,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也会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美伊谈判本质是一场“互相试探的表演”:美国想用威胁换筹码,伊朗借阿曼保尊严。双方短期内难以达成实质性协议,但谈判至少延缓了冲突升级。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场博弈的代价可能是中东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若美国继续“极限施压”,伊朗被迫反击,阿曼的传话筒恐怕也挡不住战火——毕竟,没人愿意看到2020年苏莱曼尼事件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