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新韵】立冬时节诗情画意与民族食俗二十四节气的民俗传统

马铁说文化 2025-02-11 03:20:10

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承载着丰富的诗情画意与民俗传统。以下是对立冬时节诗情画意与食俗的详细描绘:

诗情画意

在立冬时节,菊花成为了诗人们笔下的常客。它们不畏秋霜,傲然挺立,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如钱时的《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中写到:“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诗中描绘了红叶纷飞、西风萧瑟的秋日景象,但唯有菊花依然绽放,不负秋光。这不仅是对菊花坚韧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张翥的《立冬前二日》中也有对菊花的描绘:“霜篱存晚菊,腊瓮作寒葅。更好山翁唱,阳春恐不如。”诗中提到霜降之后,秋菊依然无恙,为晚秋增添了一抹亮色。诗人通过赏菊、咏菊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乾隆帝也曾咏秋霜下的菊花:“泉带冰声冷,菊含霜色佳。目谋殊兴会,谁与巧差排。”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寒泉泠泠与霜菊佳色的相映成趣,带给人美好的视觉与听觉享受。

食俗

在立冬时节,除了赏菊之外,还有丰富的食俗传统。这些食俗不仅为冬日里的身体带来温暖与活力,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吃饺子:在北方地区,立冬吃饺子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饺子谐音“交子”,寓意着秋冬季节之交。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不仅能为身体提供热量,也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美好未来。吃羊肉:羊肉性温,富含蛋白质和铁质,是立冬时节不可多得的温补佳品。炖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或涮羊肉火锅,不仅能驱散体内寒气、补充体力,还能让人在冬日里倍感温暖。

吃糯米饭:在江南水乡地区,立冬有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红豆寓意着红火、甜蜜,糯米则具有滋补功效。全家人一起欢聚一堂吃糯米饭,既滋补又温暖人心。吃膏滋:在苏州地区,立冬有吃膏滋的习俗。膏滋是用药材煎煮后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当地中医院和老字号药房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滋补保健品。

此外,还有吃大葱、雪梨、山药等食物的习俗,这些食物都具有滋阴润燥、温补身体的功效。不同地区的食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立冬时节不仅有着丰富的诗情画意与民俗传统,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让我们通过赏菊、品食来感受立冬的独特魅力吧!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您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天地间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

0 阅读:1

马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