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私信问我:"要做亚马逊了,是先开店铺好,还是先研究选品好?"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答案其实很明确:先建立账号,同步研究选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01开店流程比你想象的复杂
看了最新的亚马逊官方注册流程文档,不由得感叹:现在开店简直是"九九八十一难"。从企业信息、营业执照到负责人身份证明,再到受益所有人信息、银行账户验证、信用卡绑定、月租缴纳、两步验证设置、税务信息登记...步步环环相扣,一环出错全盘皆输。
尤其容易卡壳的是卖家身份验证环节。亚马逊现在几乎对所有新开店铺都要求视频验证,有时甚至会突然要求明信片验证或寄送PIN码到登记地址。这意味着你可能填完所有资料,缴完费用,却还要再等上7-10天才能收到验证码。
更让人头疼的是,资料有任何不匹配都可能触发二次审核。比如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与填写的不一致、受益所有人信息模糊不清、地址证明材料不完整等,都会导致申请被退回。一旦被退回,不仅要重新提交,还可能被系统标记为"有问题账户",进入更严格的审核流程。
我见过最离谱的例子是一位卖家因为上传的营业执照照片中有水印,被系统判定为"材料不清晰",退回重新提交。当他重新上传后,系统又认为短时间内多次修改信息有异常,要求进行视频验证和明信片双重验证,整个过程拖了近两个月。
除此之外,税务信息登记、银行账户验证也是常见的卡点。尤其是国际卖家,银行信息验证往往需要3-5个工作日,而税务信息如有任何疑问,可能还需要提供额外证明文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步出错,都意味着时间成本的增加。

02选品研究需要实际测试
老实讲,选品确实是亚马逊生意的命脉,它直接决定了你的天花板有多高。但太多新手停留在数据筛选阶段,纠结于各种指标,却迟迟不敢实际测试产品。
数据工具能告诉你销量、评论数、BSR排名,但无法告诉你消费者真实体验。我见过太多卖家花几百块买个选品工具,然后死盯着数据看几个月,却始终不敢下决心测品。这就像学开车只读驾驶手册不上路一样,永远不会真正掌握。
真正的选品高手知道,测品远比选品重要:
样品评估 - 从多个供应商取样对比质量
小批量测试 - 先小规模上架看实际转化率
使用体验测试 - 找目标用户实际使用并收集反馈
竞品拆解 - 购买并分析主要竞争对手产品
说个真实案例,一位做厨房用品的卖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款蒜压器市场潜力大,BSR排名好,评论数适中。但当他拿到样品实际测试后,发现操作不顺畅,清洁困难。如果仅凭数据就大量进货,后果不堪设想。他最终调整了设计,解决了这些问题,产品上线后反响极好。
不过,选品研究和测试虽然重要,但它可以和开店流程同步进行,而且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你随时可以暂停、调整或重启。而账号申请一旦被拒,可能会影响后续再次申请的成功率。

03双管齐下才是正道
与其纠结先开店还是先选品,不如学会"两条腿走路"。具体怎么操作?
先准备开店资料,提交申请。官方流程显示,从准备到审核至少需要2-3周,有的甚至要1-2个月。这段时间就是你研究选品的黄金期。等账号批下来,你已经胸有成竹了。
最关键的是,开店过程会让你了解亚马逊各种规则限制,这反过来会影响你的选品决策。比如你可能会发现某些品类需要额外审核,某些产品有特殊限制,这些信息会帮你避开选品陷阱。
当你提交完营业执照等资料后,不要干等着,立即转向选品研究并进行实际测试:
1. 购买并分析目标品类中的热销产品
2. 联系供应商获取样品,亲自体验产品
3. 阅读竞品所有1-2星差评,找出产品痛点
4. 如果可能,让身边朋友试用并收集反馈
这样,当账号通过审核时,你已经不仅有数据支持,更有实际使用体验的产品可以立即上架。
一个做宠物用品的朋友原打算只研究完选品再开店,结果眼看着一款爆款宠物梳子的需求暴涨,却因为没有账号而错过了最佳入场时机。当他的店铺终于开通时,市场已经被先行者抢占了大半。从那以后,他逢人就说:"先注册账号,这是血的教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