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届高考考生家长,是存在感很低的70后

秦隋志汉唐宣 2023-06-25 19:33:46

随着高考成绩和分数线的新鲜出炉,今年的高考已进入了下半场,即报考阶段。而本文要说的,则是考生家长,70后这批人。

每年的这个时候,考生的新闻都是霸屏的存在,考生忘带准考证,交警护送;考题的难易;考生出考场后的心情;一本二本分数线等等,都是很好的新闻素材,相比于考生,家长的新闻很少,但毫不奇怪,70后本就是存在感很低的年代人。

50后的激情燃烧,60后在改开初期的弄潮,80后的个性化开端,70后都不具备,换句话说,70后缺少时代标签。

我们小的时候,普遍已经解决了温饱,条件比60后要好不少,但无法和80后相比。笔者很清楚的记得一件上小学时的事,那一天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说话,来了一个80后的小男孩,要和我们一起玩,我们嫌他小,就敷衍说等你吃完饭再玩,结果小男孩二话不说,把碗里的米饭和炒鸡蛋都倒在了地上,当时我们面面相觑,很惊讶,我们当时虽然也能吃上肉和鸡蛋,但绝对不会浪费掉的。

和60后一样,我们的文化生活也是匮乏的,经常是一些小伙伴聚在一起玩耍,有的拿着小人书—那个时代的平板单脑!互相借阅,一个沙堆也能玩半天。

绝大多数70后是尊敬师长的,记得有一次因为在课堂上说话,和几名同学被老师叫到黑板下蹲着,只有一个敢趁老师不注意坐着,都老老实实的蹲,等体罚结束,路都走不了了。

我们的教育是传统的,装备是落后的,听力、外教课、计算机课在大学之前是不存在的,课外读物也少。大学时代流行的是港台流行音乐,香港电影,快毕业了好莱坞大片和欧美音乐开始强烈冲击我们的业余生活和思维。

70年代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生育高峰,但实际出生人口一点不比80年代少,60到90年代的出生人数注定了我们是拥挤的一代,举个例子,笔者在开车之前,很害怕坐列车和公交车,觉得太挤了。

工作后赶上了电脑和英语盛行的时代,赶上了网络、手机、汽车、旅游普及的时代,也赶上了两波房价上涨,但大多数70后错过了全面二胎,因为那时自己和父母的年龄已大。

70后较为听话、内敛,加上参加工作时格局已经较为固定,虽然也有很多人发展的很好,但多数普通人发声少,存在感低,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远比不上后面。

笔者在东北,我们30岁开始普遍较好的解决了住房问题,开车也比较早,这几年也目睹了一些乡村人口减少,半废弃。但怎么说呢,凡事都有两面性,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比如高考,对了,东北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可是很厉害的。

写得很乱,到结束时也不知道主题是什么,那就写给纷纷奔五、存在感低的70后吧。

喜欢的小伙伴请关注“秦隋壮志汉唐宣”。

3 阅读: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