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本是人生大事,尤其是倾尽积蓄购置的“梦想之家”,却在一纸交房通知后沦为“坟景房”——这不是恐怖片剧情,而是北京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上百户业主正在经历的荒诞现实。
近日,多位业主向媒体爆料:花费数百万购买的“绿地洋房”,竟与数百座坟墓直线距离不足30米。更令人愤怒的是,开发商早在销售阶段就知情,却用一纸“迁坟公告”精心设局,让业主们掉进“开窗见坟”的陷阱。
“这不是买房,是买了个‘观墓VIP席位’!”业主的怒吼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开发商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
30米外的“死亡景观”
金地壹街区6号地块南侧,一片密集的墓碑群赫然矗立。坟墓排列紧凑,部分墓碑崭新,祭品未干,显然仍有频繁祭扫活动。而从小区高层俯瞰,墓碑几乎“贴”在窗前,画面触目惊心。
“楼王”变“坟景王”:业主王先生痛心道,当初特意选购“楼王”中层,销售承诺南侧是绿地,如今却成了全小区“视野最佳”的坟场观景台。
清明将至,村民烧纸祭奠可能引发火灾,而开发商仅以一道15米高墙敷衍应对。讽刺的是,这片墓地的历史竟比小区早40年。开发商明知故犯,却将问题甩锅给“历史遗留”。
开发商“画饼”实录:从“绿地洋房”到“迁坟骗局”
业主提供的证据显示,开发商的欺骗手段堪称“教科书级”:
沙盘造假:销售沙盘上,墓地位置被标注为“绿地”,销售人员甚至带客户参观周边艺术区,营造“文艺宜居”假象。
合同陷阱:不利因素提示被藏在上百页合同末尾,字体未加粗,销售以“制式合同”为由催促签字。
迁坟公告障眼法:销售人员出示2020年、2021年的迁坟公告,谎称“交房前必迁”,实则公告是为配合小区建设迁移散坟,而非移除现有墓地。
“他们连死人都在利用!” 业主林女士愤怒道。更荒诞的是,开发商竟辩称:“销售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深扒幕后:土地开发的黑洞与村民的无奈
这场闹剧背后是多方利益的纠缠:
土地开发“踢皮球”:规自委证实,现墓地是为安置小区建设迁移的散坟,属“未批先用”林地。村委会坦言,村内已无地可迁,矛盾被转嫁给业主。
开发商“装傻”逻辑:金地公司声称“努力协调”,却从未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墓地距离和规模,涉嫌故意隐瞒。
村民视角:“我们祖坟在此几十年,现在反被说成‘妨碍宜居’?”一位大兴庄村村民无奈表示。迁坟成本高、文化阻力大,开发商却试图用一堵墙解决所有问题。
法律盲区:购房者如何对抗“不利因素”套路?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指出:开发商涉嫌欺诈:若故意隐瞒重大不利因素,业主可主张退房或赔偿。现行法规对“不利因素披露”无细化标准,导致开发商钻空子。
目前,部分业主计划联合起诉,要求开发商承担迁坟费用或差价补偿。但也有业主悲观表示:“官司耗时耗力,最终可能只是‘墙更高一点’。”
结语:谁该为“坟景房”买单?
这场“坟景房”风波,撕开了房地产销售乱象的冰山一角——从虚假宣传到合同陷阱,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而普通人却要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值得深思的是:当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碰撞,是否只能以牺牲弱势群体利益为代价?开发商、政府、村民、业主,究竟谁该妥协?
“我们不要高墙,我们要一个诚实的家!” 业主的呼声,能否唤醒行业的良知?
互动话题:
👉 如果你遇到“坟景房”,会选择维权还是忍气吞声?
👉 你认为开发商应该全额退款,还是补偿“精神损失费”?
(欢迎评论区留言,你的观点可能改变未来购房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