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美国总统特朗普:“我认为我们会与中国达成协议,我们会和所有人达成协议的。如果我们达不成协议,那我们就定个目标,然后就这么定了,这样也挺好。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路透社报道称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美中之间针锋相对的关税上调可能结束。
特朗普(资料图)
他说他认为“未来3到4周内中美就能达成协议”,但这个时间是怎么得出来的,估计他自己也说不明白。当初特朗普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后来他身边的顾问又说“100天内结束”。结果现在再过半个月就满100天了,俄乌停火依然是连个影都见不到。在美国的推动下,俄乌上个月曾承诺“互不袭击能源基础设施30天”,然而事实证明,双方都没有遵守承诺,特朗普过去两个月的一顿操作基本上等于白费。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战,逆世界潮流而动,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美国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随后还针对中方正当反制措施几次提高税率,目前提高至145%(部分商品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还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提出征收港口费等301调查限制措施。美国此举既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使原有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被人为切断。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既是他认清了现实,同时也是他惯用的谈判技巧。过去中方曾明确表示,在当前关税的基础上再加下去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无聊的数字游戏,中方不会奉陪。所以特朗普如果还要加,就是自讨没趣,只会被认为是极其幼稚的赌气表现。关税这张牌,对中方没有用。即便要谈,中方关注的核心也不是关税多少,而是如何才能让中美实现共赢,至于落实的路径,则是两国相关部门的事。
特朗普(资料图)
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那么特朗普的表态究竟是让步还是战术调整?首先,现在的美方,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只能被迫调整策略。美国通胀飙升,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导致美国物价飞涨,鸡蛋价格不仅上涨,而且还断供,普通家庭年支出增加至少1600美元。其次,特朗普一贯保持着“商人思维”,现在他很可能是以退为进,换取谈判筹码。最后,这显然是特朗普的战术调整,他一直没有承诺取消现有关税,仅表示“可讨论”。
当前特朗普政府面对的难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是关税政策导致资本外流,股、债、汇纷纷出现史诗级波动,形势恶化将导致美国不再是资本的“避风港”,而且许多资本大佬的利益受损,已经想方设法的对特朗普政府进行施压。其二是美联储不愿意释放货币政策从旁协助,一定要等到市场通胀与就业数据有所反馈后,才降息救市。其三民主党已经对其发动总攻,不仅奥巴马、拜登、布林肯、耶伦等重磅人物相继抨击,加州州长纽森更是提起上诉。
特朗普(资料图)
除此之外,像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阿根廷这些国家也在蠢蠢欲动,试图取代美国商品的在华市场。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只要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战争持续几个月的时间,美国的在华市场就会遭到全面取代,这对美国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如果关税政策继续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在今年和明年可能会迎来不可避免的衰退,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克劳辛表示,如果关税持续下去,美国不陷入经济衰退自己将会非常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