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我还在上学的年纪,我父亲就是那批很早闯荡于邮币卡市场的“老玩家”,单枚邮票早就不入这类邮迷的法眼了,多而全才是尽头。
曾几何时,大版票被我父亲视作珍宝,会摆在家里橱窗显眼的位置,每每有客人到家做客,玻璃橱窗的大版邮票就仿佛是一种无形的荣誉,口角流露出的喜悦,溢于言表。
然而,如今再看这个邮票市场,我父亲曾经的宝贝却成了没人光顾的打折货,被抛售在市场的角落,让人不禁唏嘘。
大版册价格行情想要预订大版年册,需要抽签才可以,而且并且要有连续六年预订年册才可以进行抽签。这份价格较之2024年1月的价格,又下降了10%以上,不可为不惨,这就如同烫手的山芋,很多老邮迷步入70-80岁的年纪(97年邮币卡高峰期,那波40岁附近的玩家),很多货要急于出手,市场很难去消化,所以打折票频出。
原因浅谈大版册其实在发行初期都会有一定的溢价的,因为每个网点分配的额度是有限的,限量摇号也让大版册有了一定稀缺性,这会造成求大于供。大批网点通宵排队的邮迷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买大版票,除了对邮票的喜爱之外,有溢价也是一定的原因。
那为什么让市场沦陷,从一度珍贵到打折货呢?
(1)发行方太过贪婪,榨干了邮迷对邮票的热情度。这几年来,小版票、拼版票,络绎缤纷,就像茅台一样,系列酒、年份酒、生肖酒、技开酒,他把能挖掘的产品都开发一遍,哪还有钱去买,这无疑就是过度消费,无节制超量发行,这让邮迷寒心,大版册的价值损失一大块。
(2)市场情绪,玩过股票的都知道,在没有托底的情况下(邮递运输不在消耗),一旦产生恐慌,非常容易造成踩踏。赚到钱后一把割,也有点狠。
(3)难以自救,市场需求不足,青黄不接的时代,老邮迷的货没人愿意接。势必造成价格再次下跌。而且个人或者商都没有办法去左右。
一些改进的机制(1)面对大版册的持续降价,发行方应该改变其发行机制。减少对大版册的过度开发,更多的去关注邮迷喜欢的方向,比如设计、可玩性和质量。要从价值考量,这张邮票要让人感觉值1块2;
(2)发行改革,减少新产品。从集邮者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发行策略,以恢复市场的信心;
(3)传有消息,目前邮票爱好者仅70万人,动辄千万的发行量,实属不能消耗。邮票发行的主题仍停留在传统题材上,剪纸画、历史名人,各种工程纪念,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兴趣,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萎缩。那就不如适应市场需求,让年轻人也加入进来。
总之,任重道远,喜欢的人视为珍宝,不喜欢的人认为是画纸片,价格行情只是市场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