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肝郁脾虚,对阳痿的诱发作用。
肝郁脾虚这四个字儿,常看我文章和视频的人,应该很了解了:肝属木,脾属土。肝郁了,木气不达,就会伤害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
所以说,肝郁和脾虚,常常成对出现,是中医病因病机里面,十分重要的一环。
它能引发的疾病中,就包括阳痿。
借一个医学案例,来给大家详解:
1995年《浙江中医学院学报》上,曾经刊发过这么一个案例。在当时,是颇受学界重视的。
话说有一个男子,年26岁,初诊时间,是1982年的12月。
这个人,非常上进,非常要强。出生在农家的他,一心想要通过读书、高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不想和父辈一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但是,很遗憾,他连续多年高考,无论多努力,成绩始终不如意。大学梦,变得遥遥无期。
最后一次高考落榜后,他心情格外忧郁、精神不振。
父母见了以后,就对他讲:不用愁,上不了大学,咱也照样生活。先给你娶一房媳妇,成个家再说。
就这么的,1982年的10月份,此人就结婚了。
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婚后,此患发现自己房事无能。两个月后,在留下一堆嘲笑和埋怨之后,媳妇回了娘家,并准备离婚。
这可怎么办呀?患者父母挺着急。小伙子自己也十分苦恼:大学上不了也就算了,怎么连生理功能也不好了?
在别人的劝说下,患者经父母陪伴,求治中医。
刻着,见患者脉象弦细,舌苔薄白,舌质比较淡。
细问得知,患者眼下常常感觉心悸不宁、夜里睡眠多梦,有很多时候难以入睡。
患者自述,其实自从最后一次高考失败以来,他就一直心情抑郁,做什么事儿都没兴趣,肢体没有劲儿,比较懒,胃部有胀满感,经常嗳气,没什么食欲。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
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川芎8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郁金10克,青皮和陈皮各8克,炒白术10克,朱茯苓12克,炒枣仁12克,炙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感觉到睡眠质量提升,食欲增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好转。而且,欲念时起,宗筋萌动。
这时候,医家表示,还需继续调治,不要轻举妄动。暂避房事,继续用原方。
就这样,六天以后,患者来告,说病已经完全好了。老婆回来了,家庭生活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把它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还原了一下。
我说说这里的道理吧。
其实,在中医男科门诊里头,这类的患者挺多的。
特点是什么呢?看上去愁云满面,性格内向腼腆,心事重重,小患者一般都比较年轻,20多岁,或者30出头,形体瘦弱。
看脉,多弦细。舌苔,多薄白。舌质,偏淡。
有经验的医家,看到这些就知道了,需要疏肝健脾。同时呢,还得好好地言语相劝,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因为啥呢?他们的问题都一样,出在肝郁、脾虚。
比如说医案里这个患者吧。他脉弦,主肝郁。发病前多年参加高考而不中,心情抑郁苦闷,精神世界里愁云密布。你说,这是不是肝郁?
前面我说了,肝郁的结果,是脾胃之气受损。脾胃不佳,所以胃胀、嗳气、食欲不振
脾胃不能生化足够的气血,那身体肯定会有一系列反应。其中就包括肢体倦怠、心悸不宁,夜里睡眠质量差。这都是气血不能濡养身体、心神所致。
舌质淡,脉细,也是脾胃不足,气血生化乏源的写照。
那么,这个情况,为什么会引发痿软不起?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你肝郁气滞,阳气输送的管道“不通”,宗筋得不到振奋温煦,所以痿弱。
另一方面,你脾胃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没有什么东西,能供振奋宗筋之用。一个,是道儿不通。另一个,是没物资。这两件事儿,任何一个都可能引发阳痿,更何况两个事儿加在一起了。
如何解决难题呀?肝郁,就疏肝。脾虚,就健脾。这没啥好说的。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川芎8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郁金10克,青皮和陈皮各8克,炒白术10克,朱茯苓12克,炒枣仁12克,炙甘草6克。
这里头,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四味药,疏肝解郁行气。
川芎和白芍,养血行血,柔和肝体,促进气机运行。
茯苓、白术、青皮和陈皮,健脾益气,理气消胀。
最后,用炒枣仁来养心血,安心神。
可以说,这张方子,从头到脚,就是模仿柴胡疏肝散,做疏肝健脾的事儿。并没有一味药,是传统的补肾壮阳之品,完全摆脱了壮阳治痿的思路。由于辩证准确,所以治疗效果非常好。
由此可见,阳痿这个毛病,很多时候确实和肝郁、脾虚密切相关。和真正的所谓肾阳不足,反倒没有必然联系。
这体现出,中医在诊疗疾病过程中的特点:一个患者一个样,你变我也变,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绝不能做想当然的、千篇一律的事儿。
今天把这番道理讲一讲,希望能引起部分读者的重视吧。生活中,有很多年纪轻轻的阳痿患者,用尽滋补温壮之品,效果却不好。我不是神医,更不是神仙。我只是将临床上,这样的一种思路,告诉你。或许,这能帮助你,找到问题的本源。
注: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尽量不要自己尝试,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加减。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男科学》、《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