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河畔星空灿,绿色火炬寰宇传
——“碳中和火炬”从柳州再次起程,开启世界传递之旅
三江烟景映柳州,万里江山一水秋。
2024年12月12日上午,东风柳汽首期“绿色中国行”活动收官仪式在东风柳汽乘用车基地圆满举行,绿色中国行团队一路风尘仆仆、将在中国十二个省份进行了传递的“绿色出行.碳中和火炬”带回大本营柳州,交到了东风柳汽集团相关负责人的手中。当天下午,带着东风柳汽集团各位领导的殷殷嘱托与祝福,绿色中国行团队一行携“绿色出行.碳中和火炬”从集团总部再次出发,即刻踏上了下一阶段的绿色低碳新征程。迎着初冬时节的阵阵凉风,绿色中国行团队顾不上行走万里的辛劳,在“和圣”柳下惠文化传承人、“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地球公民评审团成员柳海龙和观息书院秘书长、柳下惠和圣文化倡导者马馨远的陪伴下,驾车前往位于柳州母亲河——柳江之畔的“江畔星空露营地”,在这里开展了“碳中和火炬”世界传递之旅的首站活动。
来到营地,绿色中国行团队顾不上欣赏这里精心打造的椰林沙滩的“热带海滩”风景,立即投入到了清河净滩的环保行动中。团队成员每人手持垃圾钳、垃圾袋等工具,对江岸边的沙滩和湿地展开了“地毯式搜索”,不放过每一寸土地上的垃圾。经过近半小时的细心捡拾,绿色中国行团队“收获”了满满几大袋的垃圾,江滨沙滩上藏匿的垃圾得到了全面清理,景象顿时焕然一新。
随后,团队一行和营地经营者李言春进行了简短交谈,绿色中国行宣传大使叶榄向他们介绍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首期“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活动的主旨和历程,并和他们娓娓而谈:“绿色中国行”作为东风柳汽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作为重工业基地柳州的代表性企业对环保、低碳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担当,此次“绿色中国行”活动行走万里、穿越十二个省份,用行车轨迹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S”形,这个“S”是“星星”的英文首字母、也是“大海”的首字母,这既对应了承担此次活动的两台座驾——东风风行“星海”系列新能源电动车,也寓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事业保护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星辰大海。
其间,绿色中国行团队还向李言春介绍了“日行一善、净土一方”和“空杯光盘”等环保理念,号召他们作为柳州市民和在地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做好环保举措、尽到环保责任、践行环保理念,和来此休闲的游客一起维护好清秀美丽的柳江风景,共护柳州人民的母亲河。
活动期间巧遇当地村支书罗一先来此考察营商环境,绿色中国行团队便邀请他一同参与了这场柳江之畔的微型“环保公益论坛”。当罗一先了解到此次“绿色中国行”活动由东风柳汽发起时,曾经在汽车生产企业工作多年的他顿时来了兴致,便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停靠在营地停车场的星海S7和星海V9,作为“老汽车人”的他对两台星海系列新能源车的外观设计和车内空间交口称赞,还对东风柳汽作为柳州本地龙头企业多年来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投入表示了赞许。
言谈间已是日暮西沉、夕阳映江,在柳江之滨的落日余晖中,绿色中国行团队邀请马馨远、罗一先、李言春参与了“绿色出行.碳中和火炬”传递活动,随着火炬再大家手中依次传递,每个人都为绿色、低碳的事业发表了一句感言。这次传递活动虽然简约,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这不仅是火炬在柳州普通市民手中进行的第一次传递,也是火炬完成了第一期全国传递活动、返回大本营并重新出发后的首次传递。在柳州母亲河的见证下完成此次传递,可谓是恰如其分。
峨峨紫芝山,汤汤柳江水。清澈碧绿、浩荡流淌的柳江造就了柳州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也孕育了这座城市亲近自然、爱山护水的传统习俗。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重工业基地,柳州市和以东风柳汽为代表的一批老牌重工国企为共和国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而现在,东风柳汽等国企又在国家确立的“双碳”目标和百年环保大计中甘当先锋、走在前列。此次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活动,正是社会各界围绕着“绿色、低碳”主题的一个契机、一次链接、一场聚会。
从柳州再次启程出发,绿色中国行团队成员们即将要像星辰一样散布于四方了,但每个人都将带走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像坚持70载不懈奋斗的东风柳汽一样,在倡导环保、低碳的公益之路上坚定的走下去。“碳中和火炬”所闪耀的绿色之光,也将在团队成员的陪伴下,从中国走向世界,从柳州照向广阔无垠的星辰大海!(文:叶方舟,图:叶榄、朴松、魏海波)
相关活动:第四届“靳勒艺术乡建奖”在柳州颁奖,“雪山画卷”现身柳江之畔
2024年12月12日下午,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团队驾驶风行系列新能源车星海S7、星海V9来到柳州市柳江岸边的“江畔星空露营地”,举行第四届“靳勒艺术乡建奖”颁奖和“雪山画卷”展示。“和圣”柳下惠文化传承人、“墨子绿色与和平奖”地球公民评审团成员柳海龙,观息书院秘书长、柳下惠和圣文化倡导者马馨远应邀参与。
颁奖和展示活动由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气候大学)、“碳中和日”行动网络、“生态文明日,志愿一小时”行动网络、上淮叶榄生态文明展览馆主办,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宣传大使、“世界禁赌日”首倡者、墨子绿色与和平奖.气候大学.气候与文明之旅发起人叶榄主持活动,获奖者代表朴松参加了极简颁奖活动并发表了获奖感言。
第四届"靳勒艺术乡建奖"获奖者李杰、罗涛、朴松是三位九零后青年,李杰、罗涛是夫妻,朴松是梦想合伙人。他们扎根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打造了童话小屋、荒蓝入野生态艺术乡建品牌,被多家媒体专题报道。2016年,在上海迪斯尼上班的罗涛、李杰辞去不错的工作回到同斗村,立志在乡村做出一番事业。他们以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的漫画里的童话小屋为模版,精心设计,认真施工,建设了一栋现实版的童话小屋。该建筑共三层,充分采用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绿色环保元素,院内广植树木花草,如同进入童话世界。童话小屋建成后,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和网红打卡地,为同斗村的乡村发展,集聚了人气和口碑。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他们开始有机农耕、环保酵素制作、垃圾分类、乡村清洁、素食护生、艺术研学、植物扎染等工作,用生态艺术为当地乡村发展赋能。特别是他们打造的“荒蓝入野”有机植物扎染系列作品,健康、有机、生态、低碳,正在成为广大环保爱好者和健康追求者的拥趸。
"靳勒艺术乡建奖"是一项民间公益奖项,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艺术家靳勒而设立的。靳勒,男,1966年生于甘肃秦安,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曾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他的家乡石节子村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叶堡镇,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全村13户60多人。20世纪80年代他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考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虽然跳出“农门”,但是来自山区的靳勒念念不忘生活在乡下的父老乡亲。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石节子的村民选为“荣誉村长”,自此他便以村长自称,致力于艺术村庄的打造。他带村民去德国参与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创办国内第一个乡村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还举办了电影节。靳勒使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声名远扬,并成为10个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基地。2021年1月11日不幸逝世,终年56岁。该奖设立以来,著名书画家、“乡村书院”发起者墨僧,著名艺术家、“许村计划”发起者渠岩,甘肃省定西市非遗传承人祁辉、甘肃省渭源县罗家磨.渭河源写生基地创办人姚龙先后获奖。
据悉,从2012年至今,叶榄创设和策划了“墨子绿色与和平奖”“林则徐禁烟奖”“《了凡四训》传播教育奖”等39个公益奖项,涵盖了“村、乡、县、市、省、国、洲、球”八个地理和行政层级,主题涉及环保、和平、慈善、旅游、素食、控酒、禁烟、禁赌、禁毒、护生、艺术、健康、乡建、反网瘾等数十个领域,有“公益设奖第一人”之誉。其中面向全球评选,有十余个之多。13年来,叶榄开展了数百次评选和颁奖活动,许多颁奖活动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和广泛传播。叶榄说,设奖颁奖只是手段,传播绿色、和平、文明、健康、安全、公益、慈善等理念才是目的。
“朴松和李杰、罗涛两夫妇一样,都是生态文明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他们对生态文明和艺术乡建的努力让人感动。2023年11月份,我访问了童话小屋,参观了用生态理念建起来的小屋和他们制作的有机植物扎染系列作品,很感动于三位90后生态艺术乡建人的用心和执着。他们是在用信仰做生态艺术和乡村建设,虽然很不容易,但一定会成就美好的童话。我们这一次活动还要特别感谢朴松,从11月24日开始,她正式参与到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活动,成为团队一员。她一路上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认真食素,为团队做出了表率,并以至诚心和大悲心护持了‘碳中和火炬’的传递,为活动的成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叶榄说。
最后,大家一起在全国地表最清洁的城市河流——柳江之畔展示了叶榄一路携带、计划邀请全球数百人共同绘制并最后捐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或联合国气候大会的“雪山画卷”,以此表达对柳州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敬意。(文:春东,图:叶方舟、魏海波)
免责声明:文 、 图、视频等内容来自作者或网络,文责作者自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为内容免费存储,供免费学习交流,若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邮箱yibujin@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