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二十万大军为何死心塌地?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瑶露沁灵萱 2025-02-13 13:32:01

话说这安史之乱,对大唐来说,那是相当大的打击!唐玄宗为啥没早点儿反应过来?主要还是他老人家眼拙,看走眼了安禄山这小子。等消息传到长安,安禄山那大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说急人吧?

为啥唐玄宗这么自信安禄山造反不成? 他觉得安禄山兵力不够,手下那些将士都是朝廷的兵,不会反。结果呢?啪啪打脸!不仅没人反,反而都跟着安禄山造反了,这是咋回事呢?

咱们先说说安禄山这号人物,这哥们儿不是汉人,他妈是突厥人,他爹是谁?正史都没写清,估计也是个胡人。这身份背景,让他更容易和少数民族打成一片。 他能从一个小混混混到节度使,这手腕儿,高啊!他特别会来事儿,上到朝中大臣,下到普通士兵,都能和他处好关系。他嘴巴甜,会来事,给别人好处,别人自然也给他说话。所以,他权势越来越大。虽然后世都骂他是乱臣贼子,但不得不承认,他这本事,确实有两把刷子!

安禄山用人,那更是绝了! 看看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个个忠心耿耿!比如他的军师严庄,那可是出了名的智多星,安禄山起兵的整个计划,都是他出的主意。严庄为了安禄山,甚至不顾家人,这忠诚度,没得说!还有史思明,那是安禄山最铁的兄弟,也是他起兵的关键人物。李归仁和孙孝哲,更是因为受了安禄山的恩惠,死心塌地跟着他干。安禄山提拔他们,照顾他们,他们自然感激涕零!

可那些普通的士兵呢?他们地位低,人多,为啥不反抗?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讨伐杨国忠,这杨国忠,能力不行,靠着拍马屁当上丞相,百姓都恨他,却不敢吭声。安禄山借此机会,拉拢了不少人。虽然这是个幌子,但底层士兵哪知道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听命令,反抗?那没命了!等他们发现安禄山造反时,已经骑虎难下了!反水?死路一条! 跟着安禄山,万一成功了,还能捞个好处!而且,安禄山起兵初期势如破竹,这更让士兵们觉得有希望!谁不想当将军呢? 更重要的是,这些士兵大多来自范阳、平卢、河东等地,他们的家人都在安禄山手里,他们不得不卖命!

唐朝的政策,也有问题! 安史之乱前,府兵制已经不行了,改成了募兵制。募兵制让节度使的权力大到没边儿!士兵的任免,都在节度使手里,他们只听节度使的。他们工资是节度使发的,家人也在节度使手里,他们对朝廷还有忠诚吗? 很多士兵都是穷苦人,是安禄山给了他们饭吃,给了他们活路!

所以说,这些人啊,心里根本没啥忠义,只有利益!安禄山一路打胜仗,那些原本犹豫的人,一看这形势,也跟着造反了!你说怪不怪? 这安史之乱,真是个复杂的局,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