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要将袁崇焕割上三千刀?叛国只是借口,真正罪名无法公开

品茗谈文史 2024-06-16 19:22:3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之一,而明末名将袁崇焕,竟然被崇祯皇帝处以三千刀的极刑。虽然通敌叛国是官方给出的罪名,但细究之下,好像疑点重重。袁崇焕真的叛国了吗?

还是叛国只是一个借口,背后真实的原因根本没有办法说出来?

平台君臣,五年之约埋祸根

大明朝到了崇祯皇帝这一代,情势岌岌可危。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子弟,在关外血战,大明朝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崇祯皇帝上位时候才十七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一心想做个中兴之主,哪受得了这窝囊气。

于是崇祯皇帝把袁崇焕叫了过来,询问道:“爱卿你看这辽东的事,什么时候能解决啊?朕这心里头着急。”

袁崇焕也是个实诚人,张口就来了一句:“皇上您放心,五年,五年内臣一定把辽东给您收回来!”

五年复辽!这可不是件小事儿,但是崇祯皇帝一听这话,心里头乐开了花,立马给袁崇焕升官加爵,还赐了尚方宝剑,那意思就是:朕相信你,放手去干!

袁崇焕虽然得了尚方宝剑,可他心里也明白,五年复辽可不是说着玩的,得赶紧行动起来。他跟崇祯皇帝提了不少要求,要钱要粮要人,还说要节制毛文龙,要开边市卖粮给蒙古人。

崇祯皇帝一听,这又是要杀大将,又是要给“敌人”送粮,心里头也有些奇怪,可一想到五年复辽的承诺,也就咬咬牙答应了。

也就是崇祯皇帝这五年之约,给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辽东雄狮,两场大捷力挽狂澜

当然袁崇焕并不是个只会吹牛的家伙,袁崇焕是正儿八经的官宦子弟,打小就耳濡目染,见识不凡。别看他爹只是个小小的百户,他家祖上也是当过大官的,说是书香门第也不为过!

但是袁崇焕从小就对舞文弄墨没什么兴趣,反倒对排兵布阵,行军打仗这些事十分感兴趣,而且他脑子灵活,胆子也大,打起仗来,十分勇猛果断,一点都不含糊。

再加上他特别会笼络人心,手下的兵都对他死心塌地,所以当时他说出五年平定辽东的时候,皇上也确实很信任他。

而且他带兵打仗确实有两下子。想当年,努尔哈赤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到宁远城下,那气势恨不得一口把宁远城给吞了。可袁崇焕压根不慌,他早就料到努尔哈赤会来这一手,提前做好了准备。

只见宁远城头上,一门门红衣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八旗子弟,炸得他们人仰马翻,哭爹喊娘。努尔哈赤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纵横沙场这么多年,居然会在宁远城栽了跟头。

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崇祯皇帝高兴坏了,对袁崇焕更是器重。

可这皇太极也不是吃素的,努尔哈赤死了以后,他接了班,带着八旗子弟卷土重来,这回他们把目标瞄准了锦州。

袁崇焕早就料到皇太极不会善罢甘休,他带着关宁铁骑,在锦州城外和八旗子弟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这一仗,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袁崇焕再次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锦大捷”。

两场大战,两场大捷,袁崇焕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辽东雄狮”的称号,也让大明朝的百姓看到了一丝希望。

君臣猜忌,一代名将命丧西市

但是皇太极吃了败仗,就会乖乖地夹着尾巴做人吗?那就太小看他了!

皇太极十分精明,他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表面上跟大明议和,背地里却偷偷摸摸地绕道蒙古,带着大军直扑北京城。

崇祯皇帝看着奏报,手止不住地颤抖,火速要求袁崇焕回来,袁崇焕接到命令,即刻启程,带领着他的手下,立刻赶往京城。

但是袁崇焕选择的路线,却让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感到困惑不解。他没有直奔京师,与皇太极正面交锋,而是选择远远地吊在后金军队后面,像一只伺机而动的猎豹,却迟迟不肯露出獠牙。

“袁崇焕到底在想什么?”崇祯皇帝十分不理解。朝堂之上,关于袁崇焕的议论更是甚嚣尘上。有人说他畏敌如虎,不敢和皇太极交战。

有人说他拥兵自重,想要借机要挟朝廷,更有人说,他早已与皇太极 早已经勾结,想要里应外合,颠覆大明江山。

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迅速生根发芽。崇祯皇帝虽然信任袁崇焕的忠心,但这些流言蜚语,还是听进了他的耳朵里。

终于皇太极率领着八旗铁骑,兵临北京城下。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闭门不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袁崇焕带着他的关宁铁骑,出现在了京师南面的广渠门外。

他选择了在城外与皇太极决一死战。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保卫大明江山更重要了,但是他哪里知道,这个时候,他已经被皇上怀疑了。

这一仗袁崇焕再次取得了胜利,皇太极被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地逃回了关外。按理说袁崇焕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崇祯皇帝应该好好奖赏他才对,可事情却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因为之前种种的猜忌和怀疑,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崇祯皇帝耳边说袁崇焕的坏话,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

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逮捕入狱。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将袁崇焕被押赴西市执行凌迟之刑,被割了三千多刀。据说行刑那天,围观的百姓们群情激愤,纷纷痛骂袁崇焕是“汉奸”“卖国贼”,甚至还有人上前抢食他的肉。

一代忠臣良将,就这样死在了街头。

功过评说,历史迷雾谁人解?

袁崇焕就这么走了,走得冤,走得惨。想他戎马一生,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崇祯皇帝看着袁崇焕的尸体被拖出城外,心里头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吗?

也许有吧,但更多的是一种兔死狐悲的悲凉。崇祯皇帝不是个昏君,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一心想重振大明王朝的雄风。但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又碰上了大明朝内忧外患的乱世,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自缢煤山的悲惨结局。

话说回来,袁崇焕到底该不该杀?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恐怕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是当时崇祯皇帝要把袁崇焕凌迟处死,那可是下了狠心的。三千多刀,活生生把人剐成一副骨架,这得是多大的仇恨才能下得去手?

但是袁崇焕真的叛国了吗?袁崇焕在辽东和八旗子弟真刀真枪地干了那么多年,哪次不是拼了命的?要说他叛国跟了皇太极,恐怕冤枉了他。

那崇祯皇帝到底在气什么?可能还是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帝王心术。也就是会所叛国只是个借口罢了。

袁崇焕是员猛将,也是个直臣,但他不懂得揣摩圣意,说话做事都太耿直了。他跟崇祯皇帝夸下海口,说五年平辽,可五年过去了,辽东还是之前的样子,这让崇祯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搁?

再说擅杀毛文龙,更是犯了崇祯皇帝的大忌。毛文龙再怎么不济,那也是朝廷命官,手握重兵,袁崇焕说杀就杀,眼里还有没有皇上,还有没有朝廷了?

当然这些事崇祯皇帝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平辽还需要袁崇焕冲锋陷阵。可偏偏这时候,又有人在崇祯皇帝耳边嚼舌根子,说袁崇焕私下里跟皇太极可能有勾结,说不定早就背叛了大明朝。

这可戳到了崇祯皇帝的痛处了。可以想一下大明朝都这样了,作为重臣还不和皇上一条心,这不是故意而为之?

所以崇祯皇帝怒了,他不管袁崇焕是不是真的叛国,也不管他之前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他就是要杀了袁崇焕,杀一儆百,告诉所有人,谁敢挑战皇权,这就是下场!

但是这些真正的罪名,恐怕是无法说出口的。

这么些年有人说,袁崇焕是民族英雄,他力挽狂澜,两度击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进攻,保卫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也有人说,袁崇焕刚愎自用,擅杀大将,私自议和,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还有人说,袁崇焕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一心为国,却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死还是给历史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结语

历史有时候就像一团迷雾,谁也看不清,谁也说不透。我们这些后人,也只能从那些史书典籍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再去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真相。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崇祯皇帝,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产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要让那些悲剧再次重演。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赵立波——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

中国知网——翟意安——袁崇焕被崇祯磔杀的深层原因

0 阅读:180
评论列表
  • 2024-07-27 15:00

    明朝有崇祯这样的昏君,难怪明朝会那么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