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大佬毕光钧跳楼身亡,仅56岁,儿子有自闭症,死因惋惜

朝暮古今娱乐 2025-04-19 18:12:35

文 、编辑|朝暮古今

4月16日清晨,绍兴纺织业传奇人物毕光钧从28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56年的人生。

明明身价过亿,家庭也很幸福,是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可是为何会突然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无数人嗅到了机遇的气息。年仅二十出头的毕光钧,就是其中嗅觉最为敏锐的那一个。

彼时的纺织行业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涌动,毕光钧瞅准时机,东拼西凑向亲友借来了5万元启动资金,一头扎进绍兴轻纺市场。

1994年,是毕光钧创业路上的关键转折点。那时,市场悄然发生变化,年轻消费者开始追求鲜艳、特殊色号的布料,可市面上主流产品依旧是黑、白、灰、蓝这些保守色调。

毕光钧果断做出决定。他拿出两年积攒的30万元,向亲友借了20万元,租下小厂房、购置二手染缸,带着三名徒弟一头扎进染色技术的创新探索中。

那段日子,小厂房里灯火通明,毕光钧和徒弟们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上百匹布料在一次次失败中报废,可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奇迹终于诞生!他们成功研制出19种前所未有的鲜艳色号,甚至还开发出在阳光下会变色的“神奇布料”。

这些创新产品一上市,就引发抢购热潮。有企业老板直接预付50万元定金,就怕拿不到货,喊着“有多少要多少”。

短短一年时间,毕光钧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500万元,实现了从小商贩到企业家的华丽蜕变。

1995年,毕光钧从韩国引进点子花型面料时,攻克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普通印花圆点在高温定型后会变成椭圆,而他开发的产品不仅能保持完美圆形,色彩还十分丰富。

市场反响热烈,“金点子”这个品牌名称顺势诞生,寓意着为行业提供创新思路,也象征着毕光钧脑袋里源源不断的创意。

到2010年前后,毕光钧的商业版图已经十分庞大。他拥有21家企业,约800名员工,年营业额高达数十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纺织大亨。

金点子纺织从单一雪纺产品起步,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覆盖棉、麻、丝绸、化纤等多品类面料的综合性纺织集团,构建起从研发设计到成衣制作、进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

企查查数据显示,毕光钧名下控股或管理的企业多达22家,涵盖上下游关联企业。

公司的客户名单更是星光熠熠,国内的太平鸟、UR、艾莱依等知名品牌,国际的ARMANIEXCHANGE、ZARA、MAXMARA等奢侈品牌,都与他保持着长期合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点子设计部每年能产出3万余个新花型,还为客户申请版权保护达5000余个。

这份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像企业的坚固盾牌,让金点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也让毕光钧的商业传奇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然而2025年4月16日清晨6点,一声闷响打破了小区的宁静。

住在28楼的纺织大亨毕光钧,选择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56年的人生。

金点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很快发出讣告,说毕光钧是“长期受抑郁症困扰”离世。

这话乍一听像是解释了死因,可仔细琢磨,反而让人心里冒出一堆问号。

时间拨回到2024年,一位自称代表中东王室的神秘客户找到了毕光钧,开口就是5000万米高端面料的大订单,总价值高达4亿元人民币。

这位客户为了取得毕光钧的信任,带着他参观迪拜豪华的“王室办公室”,还当场支付了100万美元定金。

看着气派的办公室,摸着实实在在的定金,毕光钧十分激动。

搭档劝他按规矩走信用证支付30%定金,可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毕光钧一咬牙抵押了7套房产,掏空了企业账户,连给儿子设立的艺术基金都挪用了,全身心投入生产。

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好不容易在8月把订单完成了,可到了交货的时候,那位中东客户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毕光钧这才发现,所谓的“王室办公室”是临时租的,那辆气派的劳斯莱斯不过是婚庆公司的道具,100万美元定金也是通过地下钱庄转的,根本追不回来。

这一场骗局,让毕光钧直接损失4亿元,几乎赔上了他三十年创业攒下的家底。

事情传开后,金点子纺织却站出来否认。公司负责人对媒体说毕光钧一直做国内业务,国外投资公司没这项业务,还强调国际贸易都是“先款后货”,企业运营一切正常,说被骗都是自媒体博眼球编的。

可那些和毕光钧亲近的人都知道,供应商堵门讨债、银行天天催贷的场景都是真的。

不管4亿骗局是不是真的,毕光钧生命的最后日子,确实被财务危机和心理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最终走上了绝路。

而且,知情人士透露,毕光钧还有抑郁症。

曾经那个能在车间里和员工随意开玩笑,脸上总挂着爽朗笑容的老板,慢慢变成了整日躲在办公室、指间香烟不断的“烟鬼”。

在员工们的印象里,毕光钧是个实打实的“好老板”,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还时常过问大家的生活。

合作伙伴提起他,也都称赞他光明磊落、待人亲和。

正是因为他对各方责任的高度担当,在企业遭遇危机时,他选择默默承受所有压力,将焦虑与痛苦全部内化,最终陷入了自责与痛苦的泥沼,难以挣脱。

翻看毕光钧的朋友圈,最后一条状态写着“想当一个普通的父亲”。

短短一句话,看似平淡,却暗示了他在企业家与父亲这双重身份下的精神撕裂。他既要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又想给予儿子更多陪伴,可现实却让他难以两全。

毕光钧的人生悲剧,最让人揪心的便是他留下的自闭症儿子毕昌煜。1999年,年仅3岁的毕昌煜被确诊患有自闭症,这个消息瞬间打破了家庭原本平静的生活。

此后,毕昌煜还出现了多动症状,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毕光钧的妻子毅然放弃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在孩子身边。

而毕光钧即便商务繁忙,也始终将儿子放在心上,一边忙着公司事务,一边惦记着儿子的生活与成长,这种双重压力或许正是他患上抑郁症的诱因之一。

幸运的是,毕昌煜艺术天赋的发现,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线曙光。有一次,家人偶然看到毕昌煜拿起画笔,瞬间变得异常安静专注,笔下流淌出的色彩与构图让人惊艳。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毕昌煜的绘画才能得到系统开发,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想象力,很快就被艺术界誉为“中国的毕加索”。

对毕光钧来说,儿子的艺术天赋不仅是家庭希望的象征,还成了他事业创新的灵感源泉。

2014年起,他大胆尝试,将儿子的画作印制在金点子的高档面料上。

这些充满艺术张力的纺织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热烈欢迎,还登上了纽约、米兰等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毕光钧曾满脸自豪地说:“纺织产品本身就是艺术品”,而儿子的创作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

毕光钧用父爱筑起的公益事业,更是他留给社会的宝贵遗产。

2016年,他成立“毕昌煜艺术慈善基金”,一心致力于推动自闭症人群的艺术疗育与创业创新。

基金通过举办画展、开发衍生品、提供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众多自闭症家庭看到了希望。

然而,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却在无声地消耗着毕光钧的生命能量。

在公开场合,他是风光的成功企业家、慈善家;回到家中,他只是一位为自闭症儿子忧心的普通父亲,内心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据亲友回忆,毕光钧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退休,回家陪儿子举办画展”,可企业的重担让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了奢望。

更残酷的是,随着财务危机的加深,他连给儿子买颜料的钱都要仔细算计。这种强烈的无力感与自责,最终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人唏嘘不已。

毕光钧走后,工厂门口亮起800根蜡烛,点点烛光映着员工们哀伤的脸庞。

这些蜡烛,是大家自发摆的,既是送别这位“好老板”,也无声诉说着大家对他的敬重与不舍。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致哀!绍兴知名纺织企业董事长突然离世,享年56岁

0 阅读:25

朝暮古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