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一村民捐178万修建村祠堂!捐120万修建池塘!

友蕊义乌 2024-12-26 03:43:10
义乌一村民捐178万修建村祠堂!捐120万修建池塘!

“这祠堂修得真不错,很气派,我们又多了一个活动的场所。”12月23日上午,家住义乌市后宅街道洪华村的洪大爷来到投用不久的洪华宗祠,一边跟村民唠嗑,一边打量着祠堂里的一景一物。

洪华祠堂占地约500平方米,外观是徽派建筑风格。说是祠堂,其实更像一个文化礼堂。祠堂入口位置摆放着几张桌椅,供老人们打牌、休憩。正前方挂着孔子、关羽等画像,两旁挂着牌匾,上面有洪华村简介、洪华村两委、洪华村名人录、洪华村宗祠捐款人员名单等信息。洪华宗祠旁还专门预留了一间空房,用于建厨房,供村民办红白喜事用。

在洪华宗祠捐款人员名单中,洪罕灵一家一共捐了178万,排在榜首。其中,洪罕灵捐了78万,两个儿子洪戈浪、洪弋浪各捐了50万。

洪罕灵今年67岁,是土生土长的洪华村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和妹妹。初中毕业后,洪罕灵在村里当起了村干部,由于为人忠厚、踏实肯干,颇受村民认可,口碑非常好。

在市场经济浪潮推动下,1984年,洪罕灵离开洪华村,来到湖清门摆摊,开始销售拉链。随着生意逐渐变好,洪罕灵1994年创办义乌市华灵拉链有限公司。经过30年的努力,华灵拉链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属拉链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如今,洪罕灵把企业交给两个儿子打理,自己过起了退休生活。

“洪华村由洪华、岭头店、下叶三个自然村组成,有机更新后,三个自然村的祠堂都拆除了。村委会办公楼二楼有老年活动室,但场地有限。洪华村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300人,可供他们活动的地方不多。”去年,洪罕灵提出了在村里空地上修建祠堂的想法,得到村两委和村民的积极响应。不久,宗祠筹建小组成立,洪信富担任组长,洪罕灵、张志伟担任副组长,胡云海担任会计,洪信堂担任出纳,朱跃仁、洪进、杨可书、朱永进、郭德能担任理事。

今年2月份,祠堂举行了简单的奠基仪式。但问题随之而来,修建祠堂的钱从哪里来?祠堂应该设计成什么样?三个村有12个姓氏,祠堂名字应该怎么取?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宗祠筹建小组商议决定,修建祠堂的钱由村民自愿捐赠,不够的洪罕灵来托底。为了修建一座让老百姓满意的祠堂,洪罕灵参考了周边众多祠堂的设计,征求了老百姓的意见,带着设计师一笔一画地开始勾勒。为了考虑到各方诉求,洪罕灵说服大家,祠堂不以姓氏命名,而以洪华村命名。

为了给洪华宗祠搞配套,洪罕灵购买了8000多平方米草坪,桂花、樱花、海棠、紫薇、茶梅数百棵,带上杨可书、洪小兵等村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我们努力做到祠堂边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到时候石凳也安装起来,肯定会受到老年人的喜爱。”洪罕灵说。

12月12日,在一片欢呼声中,洪华祠堂建成投用,吸引周边数千名村民前来参观。为了增添喜庆的氛围,村里邀请义乌市婺剧团表演5天6晚的婺剧。在婺剧《徐策跑城》上演前,身为票友的洪罕灵身着戏服上台致谢。他说,洪华宗祠的修建是在村两委和广大村民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完成的。由于劳累过度,声音已经变得嘶哑。没说上几句,洪罕灵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在修建洪华祠堂前,洪罕灵还在村里捐了120万修建了一口池塘。“这口池塘有2600多平方米,是2023年元旦投用的。池塘边上还装了护栏,放置了救生圈。”洪罕灵说,修池塘主要是为了方便村民洗菜,万一遇到火灾,池塘里的水还可以用于灭火。

洪罕灵的妻子方荷钗告诉记者,尽管在村里做了很多好事,但洪罕灵想尽量低调点。比如,修建洪华宗祠的178万都是他捐的,但他觉得这个数字太大了,过于吸引眼球,其中的100万就以两个儿子的名义来捐。

“从小到大,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一直心存感恩,力所能及地去回报社会。”洪罕灵说。

0 阅读:20

友蕊义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