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一写作业就像被“紧箍咒”控制了一样——不是笔一拿上手就迷迷糊糊地犯困,就是坐在那里发呆,不停地问:
“妈妈,还有多久才能玩手机啊?”
看着这架势,父母心里一边急火攻心,一边又忍不住自嘲:难道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却生了个“能量耗尽”的小电池?
而眼前的孩子,真的像是没电一样,无精打采,好像还随时准备进入“自动关机模式”。
这不禁让人困惑:
“别人家孩子”身上的松弛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自己家孩子的身上,咋就无影无踪呢?
实际上,孩子的松弛感,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现象,而是家庭氛围、教育方式和成长经历共同塑造的。就像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所说,婚姻冲突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而如果把孩子的松弛感比作一杯水,家庭环境就是那只握着杯子的手。
如果父母的手是轻松柔软的,水就能安稳地待在杯中,孩子的内心也自然平和稳定;反之,紧握、挤压,水四处飞溅,孩子的情绪也就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难以松弛。
01 孩子不是机器,不能一碰到“学习按钮”就高速运转。一位朋友的儿子放学回家一屁股瘫在沙发上,刚吃完一块点心,妈妈就赶紧催促:“写作业去!”
小孩嘴里还叼着最后一口蛋糕呢,心不甘情不愿地拿起笔,结果一小时过去,作业才写了两行。妈妈怒火中烧,走过来一看——果不其然,他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只蜗牛,旁边还配上了文字:“我像它,挪得很慢。”
这让家长瞬间炸毛,冲着孩子喊:“你在干什么?学个习这么拖拖拉拉,难道要一辈子当蜗牛吗?”
孩子瘪着嘴,眼泪都快掉下来,心里只想着:“我只不过是累了想歇会儿。”
可妈妈只看到了“偷懒”,没看到孩子的疲惫。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希望孩子随时“待命”,一有空闲就要充实起来:补习班、钢琴课、英语口语训练,每一样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可是,孩子就像是一个需要充电的电器,一味强迫他们满负荷运转,长久下来,电池只能彻底耗尽。
松弛感缺失的孩子,脑袋里装满了指令,哪里还能轻松自如?
02 吵架是父母的事,孩子却成了“吵闹声中的无辜受害者”。有个周末,我无意中看到,隔壁家的父母在饭桌上因为谁洗碗的问题,突然争吵起来,原本温馨的场面瞬间变得尴尬又紧张。
坐在一旁的小女孩,眼神慌张地夹紧了筷子,不敢多说一句话,最后借口肚子疼提前离开。
你看,父母的一场争吵,甚至都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却让孩子被裹挟在了这场情绪风暴中,身心紧绷,生怕自己也成了“靶子”。
父母的冲突,往往对孩子心理影响极大。
他们总会担心,家里的风暴会不会终结家庭的稳定。明明是大人之间的摩擦,孩子却成了吵闹声中的无辜受害者,承担着过度的情绪压力。
毕竟,家里吵得鸡飞狗跳,孩子的内心再怎么能量满格,也会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松弛感呢?恐怕在父母的吵闹声中,早就已经消失殆尽了。
03 焦虑会传染,父母的坏情绪就是孩子的“隐形病毒”。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场景:
一位妈妈眉头紧锁,正在焦头烂额地检查孩子的作业,突然大叫一声:“怎么错这么多?你这是在干嘛?这么简单的题都错!”
孩子瞬间面如土色,低下头去。
妈妈的急躁和焦虑,立刻在孩子身上复制粘贴。旁边的客人看到这一幕,也都感受到了一丝压抑。
坏情绪,就像是一种会传播的“隐形病毒”,让人不自觉被卷入其中。
家庭中,如果父母的能量场是低迷的,那么孩子也逃不掉被影响。
所以说,每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或工作中的不顺心,把焦虑带回家时,孩子其实早已接收到这些信号。正如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所说,低能量的人不仅让自己疲惫,还会拖累周围人,情绪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
孩子在这样充满焦虑的环境中,自然也会缺乏松弛感。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松弛感,首先要从家庭氛围着手。
父母需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感,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这就像给孩子栽一棵树,树根扎稳了,树叶才能舒展。
父母越是宽容包容,孩子越能从中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才是松弛感的土壤。
其次,父母也应学会让步,允许孩子犯错,给予他们足够的试错空间。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在每次错误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权试错,并且不会因此被苛责,他们内心的紧张感自然会消散。
最后,父母也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把孩子的每次失败和成败看得过于重要。
因为情商比智商重要,成才比成绩重要,抗挫力更比努力重要。
父母的心态,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能用轻松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波折,孩子也会从中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压力时更加从容。
因为,只要父母能够掌握平衡,孩子自然会在宽松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带着松弛感,笑看生活中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