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自八十年代初期恢复了元气,一大批优秀的长篇小说涌现出来,很多年富力强的小说家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目前,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极度繁荣,加上网络文学的丰富和介入,每年都会出现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巨量长篇小说,然而,遗憾的是当年阅读的体验和美感多多少少形成了下挫的趋势,长篇小说带给读者的影像,特别是震撼有了高强度的弱化。

曾经一部小说在爱好者中间广为流传,读者废寝忘食看小说的场面,如今也不复存在。今天,我们盘点六部我国当代创作和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哪一部曾经震撼过我们?
余华的《活着》
余华
余华是个有自主意识和开创精神的小说家,他的作品通常对人间的苦难和人生的际遇有着理性的思考与开掘,由此上升到对时代和历史的反省与拷问,这部《活着》,就是余华创作中的一种风格和思辨精神的发轫与彰显。
主人公是个时代的弃儿,也是普遍历史中最为真实和寻常的存在,与宏大叙事毫无关系,却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随波逐流,形成了人生和命运 的转变与裂层。游手好闲的地主家的傻儿子,在历史的变革中,无力控制什么,更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和生活。

责任当然应该拷问个人,然而,真正的责任主体,却是冷酷而且诡异的时代。这部小说给人的震撼,并非命运的冷漠和时代的断裂,而是普通生命个体平平凡凡的活着,竟然寓言般深刻和魔幻。
小说成就了余华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成就了一种叙述风格,平实而荒诞。曾经被改编成电影,是一个时代光影世界里的独特记忆。


李佩甫
李佩甫的小说整体上更接近土壤,贴近生命体的本真体验,这在一个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上是极为难得的,现实主义的理想表述,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价值体验,使得他的创作深邃而且厚重。
这部城的灯,是李佩甫长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书写了时代对人性人生的修改与异化。中原地区的尘土气息,人间烟火的写实刻画,令这部小说直击人的心灵,相对苍凉却幽默的体验凝结着一声浩叹。

农家子弟的奋斗,当然为着改变命运,活着如同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壮志未酬,或者如同路遥《人生》中的高家林,灰头土脸,到了这部小说中冯家昌,却是别有洞天,一路高歌猛进,一路精明算计,然而城的灯照亮的时刻,孤独的人生和荒废的灵魂,注定带来了狂欢中的寂寞与忧伤。
冯家昌是个强人。意志坚定,长袖善舞,当然也足够冷酷足够薄情。这就是震撼人心的一种矛盾,得到什么,一定会有代价的,那些代价也许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物事。

与一路高歌相比,爱情当然美好,却非常脆弱。这部小说表达的深层意蕴中,无疑有此寓言。
第三部:梁晓声的《年轮》
梁晓声
梁晓声的《人世间》如今大获成功,其实早在三四十年前,他的一些长篇小说就是比较畅销的存在。
这部《年轮》,是一个群体在一个时代变迁中的画像,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书写,却有体察入微的刻画。青春的存在,当然是为了成就未来,然而,青春也许就是原罪。特殊历史时期的青春,激越而且蹉跎,揭示的并非史诗,而是人生的悲欢离合。

这部小说更为通俗,也更为接近普通人生,所以得到了风行一时,读者阅读的不是作家的文心玲珑,而是自己浮生的鸡毛蒜皮。这其实就已经让人震撼,我们不缺少气壮山河的宏大叙事,我们缺少的是代入感极强的人性人生感悟。

这部小说大约是与电视剧同步发行,这也是梁晓声创作中的一个特色,几乎都是由电视剧带火了自己的小说。
第四部:王跃文的《梅次故事》
王跃文
这部小说承接着王跃文的成名之作《国画》,但这部小说的韵味更为浓厚,对一种生态刻画的更为鲜活和真实。
朱怀镜的一段经历,寻常人生大约是感受不到的,但是对那种生态那种生活方式,读者自然会心领神会。这部小说令人震撼之处,就在于对那种生态的揭示极为纯熟和真实深刻,让人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王跃文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写实主义的独特表述,散文化的表现方式、生活化的组织模式,都让人在不疾不徐、波澜不惊中痴迷,甚至是沉陷。生活底蕴的价值,大约就在于此。只有经历过那种生态的滋养,才能真正反应和成就那种生态的再现。

这里没有命运的拷问,没有史诗的书写,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小说的表述,然而这里有着深沉的感悟,有着浓郁的生活气象。
第五部: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
刘震云
刘震云的创作,透着大道无形的悲悯,对于人物刻画的痴迷,对于故事情节的调度,是他有别于其他小说家的独有韵味。
相同题材的作品,当然也有,但是比刘震云更为能够体现生活的荒诞的,其实并不多见。历史和时代,在刘震云的笔下通常可以看做是一种风情,一种幽默。谐谑不是激愤,而是悲悯,而是豁达,哪怕故事很悲烈,人物很魔幻。

一个村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时代的缩影,一群人物,其实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浓缩。悲悯在魔幻中酝酿,感悟在戏谑中行走。这就是这部小说令人震撼的所在。
类型小说,其实也可以写得很从容很典雅很纯熟,刘震云自然是做到了。


作为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突破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桎梏,而且诗情画意得到了张扬,人性的刚猛和温暖也得到了觉醒。
古华的创作,当然在一个阶段代表了一种新文学新小说的方向,芙蓉镇这个水光山色的小地方,成就了他对时代的反思、对于人性的呼唤。这就是震撼,这就是觉醒。

秦书田,小说中的嬉笑怒骂、游戏人生的人物,然而其身上涵养着人性的温度和世情的温暖。卑微同样会很壮阔,隐忍同样是一种勇敢。真正的人性,就是对生命的珍视,对人性的坚守。
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一度极为轰动。

粱晓声年轮前面写的好,后半部分写的不好,和雪城一个样,梁晓声最好作品还是人世间,王跃文梅茨纪事写的不如代表作国画,李佩甫作品没有常畅度,这六本书还不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陈忠实白鹿原等受欢迎
一部没看过.当代的小说能有啥思想性?
现在谁还看小说
学历低,没见过这等长篇大论
都是好书,确实是好书!!!推荐
活着看过书,芙蓉镇看过电影,其他的没看。
文学已死!
年轮是真好看,印象深刻,小时候看的,现在还能回忆很多情节
说实话,没有一部让人印象深刻,能看的只有半部分,大概是现在没有让人佩服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