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祐六年(909年)三月,杨吴权臣徐温以淮南行军副使升州刺史,留广陵。天祐九年(912年)九月,徐温率吴国将吏劝进杨隆演进位太师、中书令、吴王。徐温为行军司马、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祐十二年(915年)四月,徐温任命其子徐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从上述权力安排步骤看,徐温的目的是完全控制杨吴政权。起初,徐温自领升州刺史,但仍留广陵辅政,可见重心是在扬州的中央政权。第二步,杨隆演称吴王之后,徐温也升任为镇海军节度使,把势力从润州扩大到浙西道,虽然当时杨吴政权只控制了浙西道的润、升、常三州,但这是一个信号。当然,徐温主要的经营还是以淮南行军司马身份掌控杨吴政权。天祐十二年,徐温将监视控制杨吴政权的责任交给儿子徐知训,也说明他在培养儿子接班。在安排好儿子监控杨吴王室之后,徐温决定就藩金陵。天祐十二年(915年)八月二十二日,徐温就藩金陵,加浙西招讨使,封齐国公,以金陵、京口、毗陵、宣城、新安、池阳六郡为大都督府,形成霸府政治格局,成为吴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天祐十四年(917年)五月,徐温正式徙治金陵,以徐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留广陵以辅政。徐温以六州的势力,而且受封齐国公,无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在军事实力上,都凌驾于其他诸将之上。镇海节度使原先驻节润州,徐温将其迁至升州,也就是金陵,建号大都督府,也是以示有别于一般地方的节度使府。杨氏吴国为徐氏齐国所取代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事实上,自徐温执政以来,杨氏王族完全被徐温控制,徐温亲信翟虔任阁门、宫城、武备等使,“使察王起居,虔防制王甚急”。对于杨吴王室内部稍有才能之人,徐温都极力打压防范。杨行密第三子杨濛素有才能,徐温秉政,杨濛心尤不平,常叹说:“我国家而为他人所有,可乎?”徐温听说后,将其贬为楚州团练使,排斥于政治权力中心之外。虽然本质上也是篡位,但是徐温执政之后,对于吴国的治理却善得其法。秉政之后,徐温与其谋臣严可求曾说过,“大事已定,吾与公辈当力行善政,使人解衣而寝耳。”采取有效措施,“立法度,禁强暴,军民安之”。如果一切顺利,徐齐取代杨吴就会顺理成章地完成。但是,天祐十五年(918年)六月,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诸道副都统朱瑾杀掉了徐温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徐知训,打乱了徐温的传子部署。
杨吴天祐十五年(918年)六月,吴国大将朱瑾刺杀了权臣徐温之子徐知训,而后被迫自杀。这一事件导致了吴国政局剧变,徐知训是徐温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坐镇广陵监控杨吴王室。徐知训一死,广陵城一片混乱,镇守润州(镇江)的徐温养子徐知诰崛起的机会来了。在润州的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的计策,立即率军渡江,安抚扬州城内军民。徐温诸亲子当时尚且年幼,面对徐知诰控制扬州的现实,徐温只好默认,以其驻扬州知吴政,填补徐知训留下的真空。徐知诰是徐温养子,据说本姓李,也就是日后的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原籍徐州,生于唐末文德元年(889年),父母死于兵燹。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攻占濠州,军士俘虏生口,获年仅7岁的孤儿徐知诰。杨行密对这个七岁小儿很是喜欢,准备收为养子,但是不为长子杨渥所容,故而送与部下徐温抚养。徐温给这个孤儿起名徐知诰,与自己的亲子一起教养。出身寒微不幸,但又有机会成为枭雄养子,徐知诰自幼就表现出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成熟世故。《资治通鉴》对徐知诰早年的处世智慧有过一段很精彩的记述:知诰事温,勤孝过于诸子。尝得罪于温,温笞而逐之;及归,知诰迎拜于门。温问:“何故犹在此?”知诰泣对曰:“人子舍父母将何之!父怒而归母,人情之常也。”温以是益爱之,使掌家事,家人无违言。及长,喜书善射,识度英伟。行密常谓温曰:“知诰俊杰,诸将子皆不及也。”
徐知诰深知自己的身份,故而对徐家人非常恭谨,渐渐得到徐温的重视信任,也深得徐温夫人钟爱,与亲生儿子“抚养无异”。徐知诰十余岁的时候,“温知其必能干事”,让他主持处理家里的杂务。徐温性格暴躁、家务繁琐、人际关系复杂磨炼了徐知诰,使他性格柔顺、坚韧、精明,善理繁杂,做事谨慎、细密,使“家人之属且无间言”,从而巩固了他在徐温家中的地位,为以后的发迹打下了基础。天祐九年(912年),徐知诰24岁的时候,协助徐温镇压了大将李遇的叛乱,故而“以功迁昇州刺史”。当时,杨吴政权治理下的江淮地区秩序初定,镇守地方的多为武夫军人,务赋敛,为战守”,然而徐知诰却能懂得文治的意义,“接礼儒者,能自励为勤俭,以宽仁为政,远近向风,郡政大治”。徐温“闻知诰理昇州有善政,往视之,见其府库充实,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迁知诰润州刺史”。出镇润州,在徐知诰身边谋臣看来是一个天赐良机。谋士宋齐丘对徐知诰说:“三郎骄纵,败在旦夕。润州去广陵一水耳,此天授也。”徐温诸亲子与徐知诰关系大多不睦,“而知训尤甚”。徐知训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满含嫉恨,甚至多次企图谋杀徐知诰。朱瑾刺杀徐知训虽然与徐知诰无关,但这件事的最大受益者却是徐知诰。镇守润州的徐知诰果断出兵,安定广陵秩序,从而抢占先机。在昇州的徐温只好承认现实,任命徐知诰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团练使”,而自己只能“还镇金陵,总吴朝大纲”,而“自余庶政,皆决于知诰”。杨吴政权的军政实权虽然主要仍为徐温掌握,但徐知诰坐镇广陵,取代徐知训监控杨吴王室,其实已经分割了相当多的一部分权力,父子二人隐然对峙。徐知诰执掌吴国朝廷大政之后,一反徐知训的做法,“乃宽刑法、推恩信”,“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另外,在政治治理层面,更是改革税法,广求贤才,励精图治,“于是士民翕然归心,虽宿将悍夫无不悦服”。
徐知诰与徐温的关系愈发微妙,吴国政治进入一种双中心并立状态,“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徐温多年苦心经营,很显然就要成为他人嫁衣裳了。天祐十五年(918年),徐知训为朱瑾刺杀这一事件,使得镇守润州的徐知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引兵渡江,安抚扬州,获得坐镇扬州,控制杨吴中央政府的先机。身在昇州(金陵)的徐温面对养子的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也只好默认,毕竟自己的其他几个亲生儿子不是对手。徐知诰在扬州,一改徐知训跋扈嚣张的做派,“悉反知训所为,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以吴王之命,悉蠲天佑十三年以前逋税,余侯丰年乃输之。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于是士民翕然归心,虽宿将悍夫无不悦服。”徐知诰的这些做法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无外乎是收买人心的标准操作,并不能说明他的政治道德比徐知训之类的好多少。当时的杨吴王室孱弱无比,被徐氏取代是迟早之事,问题在于徐氏的代表是徐温及其亲子,还是徐知诰这个养子。徐知诰对徐温的感情恐怕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如果没有徐温,他不会有今天的权势;另一方面,徐温势力的存在,对徐知诰权力的扩张是一个障碍,在篡夺杨吴政权问题上,二者是竞争关系。徐知诰执掌吴国政治之后,对徐温的态度更加恭谨,目的还是保住养父子名分。在晚唐五代,义子的地位与亲子等同,甚至在很多军政集团有同等继承权,最为典型的就是后周柴荣以养子身份继承了郭威的帝位。徐知诰对徐温表现得唯命是从,一切以徐温好恶为行事标准。徐知诰身边的亲信宋齐丘很能干,但是徐温“恶其为人”,结果徐知诰就不敢擢拔,宋齐丘只能“浮沉下僚十余年”。徐温身边的近臣严可求对徐知诰的潜在威胁洞若观火,多次劝徐温以另一亲子徐知询取代徐知诰掌控吴国朝政。徐知诰得知后,想将严可求外放为楚州刺史。但是,徐温出面力保严可求,仍让他“参总庶政”。徐知诰“知可求不可去,乃以女妻其子续”,与严可求结成了儿女亲家,但是双方关系始终紧张。
杨吴顺义三年(923年),徐温的亲信寿州团练使钟泰章被人告发“侵市官马”。徐知诰想借着惩治钟泰章立威,“欲以法绳诸将,请收泰章治罪”。徐温在这个时候也出面为钟泰章说话:“吾非泰章,已死于张颢之手,今日富贵,安可负之!”不仅如此,徐温还命徐知诰为其子娶钟泰之女为妻。徐知诰遵父命照办,这位钟家小姐就是日后南唐元宗李璟的光穆皇后,后主李煜的生母。徐知诰想要篡夺杨吴政权,面临的障碍除了拥有表面合法性的杨吴王室之外,还有就是徐温家族的霸府势力了。之所以对徐温表现出恭谨孝顺,不外乎是为了减少阻力,在国人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为禅代扫清舆论障碍。杨吴顺义七年(927年),徐温为了自己篡位称帝,故而“帅诸藩镇人朝,劝吴王称帝”。没想到,即将出发的时候,徐温就病倒了。所以,只好派儿子徐知询“奉表劝进”,还想让徐知询留在广陵,取代徐知诰执掌吴国朝政。徐知诰对徐温的这一举动也是表现出顺从,准备让位给弟弟徐知询,自己“草表欲求洪州节度使,俟旦上之”。没想到,当天晚上,金陵就传来徐温的死讯,这位野心勃勃的权臣居然病死了。失去了父亲权势光环的徐知询没有勇气去取代兄长,只好“亟归金陵”。吴王杨溥赠徐温为齐王,谥曰忠武。徐知诰接过了徐温劝进的活儿,杨溥在顺义七年(927年)十一月初三日,即皇帝位,追尊父亲杨行密为武皇帝,哥哥杨渥为景皇帝、杨隆演为宣皇帝。十一月十七日,大赦境内,改年号为乾贞。当然,杨氏皇帝如同之前当吴国王一样,只是徐氏的傀儡而已。徐知诰继续把持朝政,被封为太尉兼侍中;徐温亲子徐知询为辅国大将军、金陵尹,治理徐温旧镇。杨吴政权在表面上依然还是呈现广陵和金陵双中心格局,然而强弱已然明朗。但是,徐知诰对徐知询始终不放心,必欲夺其权而后快。杨吴乾贞三年(929年)十一月,徐知诰设计骗徐知询入朝,然后构陷其谋反,将其扣留在扬州,任为左统军,杀其客将周廷望,另以徐温另一子徐知谔为金陵尹。夺去徐知询兵权之后,徐知诰“自是始专吴政”,完全掌控了这个南方大国。徐知询在较量失败之后,“遂绝愿望”,完全放弃了角逐。徐温诸子也都自愿认输,承认了徐知诰对徐温权位的承嗣权。杨吴顺义七年(927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在权臣徐知诰的劝进下,即皇帝位,后改元乾贞。无论是吴国王,还是大吴皇帝,杨家人的地位都没有变化——傀儡而已!乾贞三年(929年)十一月,徐知诰又设计夺去了徐温亲子徐知询的军政权力,消除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威胁。徐知诰在完全控制住杨吴政权之后,做出了与义父徐温一样的选择——出镇金陵。杨吴大和三年(931年)十一月,徐知诰移镇金陵,命自己的儿子徐景通留在扬州监控杨吴王室。徐知诰出镇金陵之后,不时向亲信暗示自己意欲称帝的想法,据《新五代史》记载,徐知诰曾在照镜子的时候对其亲信周宗说:“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周宗明白徐知诰的意思,于是立即赶赴扬州,与宋齐丘谋划代吴称帝之事。没想到,宋齐丘却认为不可操之过急,甚至还建议徐知诰将周宗斩首,向杨吴显示自己没有不臣之心。徐知诰当然没有杀周宗,不过将其外放为池州刺史。顺便说一句,这个周宗就是后来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小周后的父亲。对于徐知诰而言,当时篡位的时机也确实不成熟。杨吴王室内部还有临川王杨濛这样颇有才能,而且有一定政治抱负的人。另外,还有周本这样忠于杨吴的宿将存在。要谋“禅代”,就必须先要扫除障碍。大和六年(934年)六月,“吴徐知诰将受禅,忌昭武节度使兼中书令临川王,遣人告藏匿亡命,擅造兵器;丙子,降封历阳公,幽于和州,命控鹤军使王宏将兵二百卫之。”徐知诰将杨濛监禁于和州,但是不久之后,杨濛杀死王宏逃走。王宏子王勒率军追击,又被杨濛射杀。不久庐州德胜节度使周本之子周弘祚用计杀于采石,并废为悖逆庶人。宿将周本虽然忠心于杨吴,但是其子周弘祚却完全倒向徐知诰,这就不能不影响到周本的态度,也参与了以镇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李德诚为首的劝进班子。虽然周本“由是愧恨数月而卒”,但最终没有成为徐知诰称帝的障碍。对“禅代”持消极对态度的宋齐丘,被徐知诰从扬州调回金陵,“以为诸道都统判官,加司空”,实际“于事皆无所关预”,算是靠边站了。宋齐丘是亲信近臣,徐知诰的处理办法还是优容的。但是,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其他人,就没有那么仁义了。身在徐知诰幕府,但是“心归杨氏”的文士徐融就被“夜收投江”,这无疑震慑了很多人。天祚元年(935年),徐知诰被册封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南吴势力在南方诸国算比较强大的,徐知诰本人也很有威望,所以当时周边诸国也有劝进的。地居上游的南平王高季昌遣使奉书,劝徐知诰即帝位;““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内外条件具备,徐知诰认为“人望已归”,可以代吴称帝了。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徐知诰“受吴禅”,国号大齐,改元昇元,定都金陵。徐齐取代杨吴是一次非常平静的改朝换代,几乎没有引发任何风波。为了巩固皇权,也为了撇清与徐氏的关系,昇元二年(938年),徐知诰恢复其本姓李氏,以应“东海鲤鱼飞上天”的谶语,改名为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称李昪“宽仁为政”、“自励为勤俭”,但是又说李昪的宽仁勤俭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的“区区诈力”。欧阳修治史充满着道德评价的偏见,难道中国历史上哪个统治者的“爱民”不是收买人心吗?后来的《南唐书》作者马令却对李昪评价甚高,认为他“深沉宽裕,本于天性。”同样著过一部《南唐书》的陆游则更加肯定,称赞李昪“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也!”
本文节选自新书《细读五代十国七十年》(华文出版社2021年版)。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