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什么放弃“中国气象大学”的名号?

弘诚评大学 2024-11-05 05:27:02

曾几何时,国内有三所著名的气象学院,分别为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这也是国家气象局直属的三所高校,合称“天际三雄”。

在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天气雷达傲立大地,全天候持续巡测天空风云雨雪,三所气象学院为各级气象部门、现代天气雷达网的构建及发展提供了技术与人才支撑。

当前,“三雄”已经各自转型,北京气象学院于1999年,转建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11年更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和成都的气象学院,很有意思,两者在划归地方管理的同时,都更名为“信息工程”大学。这里的“信息工程”,指的就是破解呼风唤雨的“天地密码”。

北京气象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气象专业学校,1984年升格为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本科院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现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当年筹划南京气象学院,竺可桢、涂长望等名家大师奔走呼吁,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院领导任命书。当年更名的时候,很多校友希望这所学院可以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因为随着北京气象学院的转型,南京气象学院在气象领域“一家独大”。冠以“国字号”,无可争议。

南京气象学院的实力和名气,远远高于其他两所院校,1978年就被列入首批88所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所以放弃“国字号”的名称,是为构建更大的“气象”和格局。

惟愿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南京气象学院,曾为中国登山队首次征服珠穆朗玛峰保驾护航,培养了第一个参加南极科考的中国气象人,卫星、核试验、载人飞船、奥运会、杂交水稻研发、防灾减灾等重大任务保障中,南京气象学院从未缺席。

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到与“211”失之交臂,从部委直属高校到划转到地方管理,眼看行业资源的红利渐渐减弱,气象学院纵横天地之间,却面临着失去“落脚之处”,南京气象学院,出路何在?

从南京气象学院升格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扩大办学规模,目的就是“优势更优,特色更特”,着力在各学科与气象的交叉渗透上做文章。南信大入选国家“双一流”,重回“国家队”,综合排名进入全国80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了行者无疆。

气象转型“信息”,并非简单模仿和照搬,而是重塑和突破的涅槃。南信大以大气科学学科群为主体,以环境生态和信息工科建成国内一流为两翼,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三轮学科评估中蝉联A+。共有9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前1‰。

南信大现有在校生约4万余人,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本科专业,实现了硕博点对本科专业的全覆盖。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升学率(含出国)43.94%以上。

南信大的师资力量非常强,现有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26人,国家级人才111人,是全国唯一地方院校首批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批“国优计划”项目高校。

这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象”,对此,您有什么评论?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