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全文976字尽显愚昧

洛风呀 2024-09-21 15:38:05

在大英博物馆的角落里,有一封躺在透明展示柜里的陈旧信件。它不怎么引人注意,但蕴含着沉重的历史。这是乾隆皇帝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篇 976 个字,都散发着那个时期的自信和傲慢。这份信,被历史学家称为“愚昧的见证”,它不仅记载了中英交流的一段历史,似乎还预示了一个强大帝国的未来发展。

信中的文字,现在看真讽刺。这不仅是乾隆个人的态度,也反映了整个大清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自大。最后,乾隆用他的方式,礼貌又傲慢地给英国国王送了祝福,但他没想到,这封满是优越感的信,其实就是大清闭关锁国政策的最好写照。

在热河迎接使节:晨曦中的邂逅

1793 年 9 月 14 日,热河避暑山庄的万树园,晨曦透过薄雾,洒在黄色大幄上,为这座古老皇家园林披上神秘面纱。此时,乾隆皇帝身着华服,端坐在高大宝座上,面容从容,眼中闪烁着对即将会面的期待。

乾隆周围,文武百官齐聚,他们表情严肃,互相用忧虑和好奇的眼神交流。大臣们低声讨论,英国使团来访会有什么影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气息。侍卫们站得笔直,目光警惕,扫视四周,确保安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打破了园中的宁静。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及其随员缓缓而来,他们的衣着与周遭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马戛尔尼西装革履,面带微笑,步伐稳健。他眼中闪烁着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好奇与敬畏。

马戛尔尼走到乾隆面前,鞠了一躬,以示尊敬。乾隆轻轻点了点头,让他起身。虽然气氛略微缓和,但紧张的氛围依然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

“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朕感到很荣幸。” 乾隆的声音低沉且有力量,在大幄中回荡。

“陛下的盛情款待,我们感激不尽。”马戛尔尼的声音有点紧张。

西洋表,礼物的象征,文化的交融。

马戛尔尼接过随从递来的精致信封,步伐稳健地走向乾隆。他手有些抖,把英国国王的亲笔信递给乾隆。乾隆接过来,看到信封华丽的金边,觉得很有意思。他轻轻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微微一挑眉,似乎被信的内容或用词吸引了。

在这片刻的安静里,马戛尔尼又呈上几块西洋表。这些表外观精美,工艺细致,闪闪发亮,瞬间就引起了乾隆的浓厚兴趣。他拿起一块表,细细地查看它的每个地方,眼中闪耀着对新鲜玩意儿的好奇和欣赏。

“这表的机芯怎么工作的啊?”乾隆好奇地问。

“它是靠精密的齿轮和弹簧来计时的,陛下。”马戛尔尼自豪地解释,这体现了他们国家的工艺水平。

乾隆点点头,又问:“表盘上这精美的雕刻是啥意思?”

马戛尔尼回道:“这是我国的象征,象征着时间的价值和身份的高贵。”

乾隆盯着手里的西洋表,满心好奇。他问了好多制表工艺的事儿,对这些小巧玲珑的玩意儿,他惊叹不已。使团成员们逐一解答,详细介绍每块表的制作流程和特别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乾隆的表情从好奇变为深思,他好像在想这些西洋制品后面的文化和技术。他明白,这些小表不只是礼物,还是西方世界工艺和科技的象征,是一种全新世界观的代表。

马戛尔尼看到乾隆在深思,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心里有数,这些西洋表已经完成了任务,既是礼物,也成了两个文化交流的纽带。

乾隆把表递给旁边的侍卫,让他们小心点收着。他又看了看马戛尔尼,有了新的认识和尊重。这次会面,对中英两国来说,不仅是外交往来,还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回赠敕书:自信还是傲慢?

乾隆皇帝眼神深沉,略作思索,然后轻声对旁边的侍从说,把已备好的敕书呈给马戛尔尼。这封敕书叫《敕英咭利国王谕》,是对英国国王的正式回复。

侍从恭恭敬敬地把厚厚的信封递给马戛尔尼,他接的时候手有点抖。信封上细细地缠着金丝,看起来很庄重、很神圣。马戛尔尼觉得这封信不一般,不光是分量重,更有历史和文化的分量。

乾隆看着马戛尔尼,脸上浮出一丝微笑。信中的内容,是他精心挑选的,既表达了对英王的敬意,又无损大清皇帝的尊严与自信。他写的是:“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这些词句,既是赞赏,也不乏傲慢与自大。

马戛尔尼接过敕书,掂量出了它的分量。他明白,这可不是寻常的回信,它代表着东方大国的态度和立场。他轻轻拆开信封,目光在娟秀的字迹上扫过,心里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谢陛下回信,吾等必忠实地传达给吾王。”马戛尔尼恭敬道。

“希望远方的国王能知道,天朝的礼节和尊严。”乾隆回道,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马戛尔尼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敬畏:“我们知道,也尊重陛下的想法。”

这段对话,象征着两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乾隆的话,既表达了对西方世界的友好,也表明了对大清皇权的坚定态度。

当马戛尔尼离开大幄时,他们带走的可不只是一封信,还留下了对这个东方帝国的深刻印象。乾隆的自信和傲慢,以及他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乾隆看着他们离开,心里头挺复杂的。他明白,这次接见不只是对外的外交活动,还是文化上的展示。他就想通过这封信,给西方世界看看大清的厉害和底气。

文章附送乾隆圣旨原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英吉利国王你可知:

我看了你们的表文,言辞很诚恳,也能看出国王你恭顺的诚意,我很认可。对于那些带着贡品来的正副使臣,我考虑到他们出使路途遥远,就对他们进行了加等礼遇。我已经让大臣带他们来觐见了,还赐了他们筵宴,也给了他们赏赐,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怀柔。至于那些已经回到珠山的管船官役等人有六百多名,虽然他们没来京城,我也给了他们优厚的赏赐,让他们都能得到好处,一视同仁。……要是说你们仰慕我天朝,想让你们的人来学习我们的文化,那我们天朝自然有自己的礼法,跟你们国家的不一样。你们国家留下的人就算学会了,你们国家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肯定也不能完全效仿我们中国,就算学会了也没什么用……我们天朝拥有四海,我们只是努力治国,处理政务,对奇珍异宝,并不看重……不过我们也从不看重这些奇技淫巧,也没有更需要你们国家制作的东西。所以你说的派人来京城这件事,对于我们天朝的体制来说不合适,对你们国家也没什么好处。我现在详细跟你说明白,让使臣们安心回国吧……你就好好体会我的意思,更加忠诚老实,永远恭顺,来保住你们的国家,一起享受太平的福气吧……”

这封信最终成了中英关系史上的争议象征,记录了东方帝国的自负与傲慢,尽显愚昧,还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和文化差异。乾隆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他对本国的自豪,以及对他国的既尊敬又提防的心态。

时间飞逝,这次会谈和这封信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见证了时代的更迭和两个大国的复杂关系。乾隆皇帝作为那个时代的掌控者,他的每个决策和每封信,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转折点:封闭与开放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下子就到 1840 年了。这一年,世界都看到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变革。英国靠着厉害的船和枪炮,强行把封闭了很久的清王朝的大门给打开了。这件事,意味着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大转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回溯往昔,当年乾隆皇帝在万树园的大幄中接见马戛尔尼时,他的自信和傲慢如今看来像是在预示着这个强大帝国的式微。彼时的乾隆,依靠大清王朝的强盛,对舶来的文化和技术持有一种自满与轻视的态度。他的信中虽有礼遇英国国王之意,但更多的是对自身文化和国力的过度自信。

但历史的发展不会停止,没有哪个帝国能长存。乾隆的这种态度,在之后的历史中被证明是短视和愚蠢的。他没有意识到外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也不了解开放和交流的重要性。这使得大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

1840 年的鸦片战争,让闭关自守的政策自食恶果。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海防,也震惊了整个中国。这一仗,不仅是军事上的溃败,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觉醒。它暴露了清王朝体制的腐败,也让中国看到了与西方世界在科技、军事和文化上的巨大鸿沟。

乾隆帝当年的自大和闭关政策,与英国的开放创新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国通过不断探索交流,逐渐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国之一。而清王朝却因保守排外,错失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国家发展不能靠辉煌历史和封闭,要不断学习、开放、创新,才能跟时代、立国际。

珍藏信件,见证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有些文物见证了国与国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就是其中之一。历经岁月,它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成为一段难忘历史的见证。

这封信可不是一张普通的旧纸,它象征着两个伟大文明在特定时期的相遇和碰撞。这一笔一划都带着乾隆时期的想法和感情,记录了那个时代东西方的互动和交流。它的存在,不只是历史的一个小标记,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入思考。

这封信的内容体现了乾隆的自信和傲慢。那时的中国,自居“天朝上国”,对外部的文化和科技持有天然的优越感。乾隆的这些情感,无疑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遍态度。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态度不仅是自满,更是短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排斥。

与此同时,这封信也见证了彼时英国的野心和扩张。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英国处于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国力蒸蒸日上。英国渴望打开中国这个庞大市场,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乾隆的这封信,既是对英国贸易要求的回应,也是对西方列强扩张势力的一种抵御。

在信中,乾隆以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英国国王的尊重,但同时也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的措辞既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又显示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可正是这种自信,最终成为了大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时的致命弱点。

大英博物馆里,这封信摆在展柜里,它承载着两个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它不光让参观者忆古思今,还启发大家对未来的探索。历史犹如一面镜子,从中我们既能看到昔日的荣光和失误,也可汲取教训,指引未来的走向。

徐斌.马戛尔尼使团礼品中的图册[J].清史研究,2023(4):35-47

0 阅读:58

洛风呀

简介: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