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果长时间的不活动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全身出现危险的血栓。但是,熊在每年10月至来年4 月、甚至5 月之间长达半年的冬眠期间,消耗体内脂肪并降低体温。但为什么他们的身体没有被这样危险的血栓所影响?
基于此,瑞典的研究人员分别收集夏季和冬季棕熊的血液并研究了13年,以深入了解它们如何防止血栓。他们发现,冬眠熊产生的有助于血液凝结的蛋白质较少。 这种名为HSP47的蛋白质在夏季熊的血液中含量丰富,但在冬季几乎消失。HSP47被称为激活中性粒细胞的血小板,它们将蛋白质,病原体和其他细胞捕获在网中,从而导致血凝块形成。由于冬眠熊产生的HSP47较少,因此它们的血液不太可能凝固。
“这是第一次,我们可以说这类似于血栓的突破。它可以构成开发药物的基础,”厄勒布鲁大学(瑞典)和奥胡斯大学(丹麦)教授奥莱.弗罗伯特(Ole Frobert)告诉挪威媒体。
相对应的是,在螺旋脊髓损伤患者中记录的HSP47蛋白水平要低得多,尽管他们基本上不动,但他们似乎没有血栓。这表明他们的身体正在减少HSP47的产量以匹配条件。 生物化学的这一突破有朝一日可能会阻止人类致命的凝血。
血液凝固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估计每1000名50岁及以上人群中就有2例此类患者。它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阻碍血液循环并导致肿胀。造成病人瘫痪;如果发生在脑部极易出现脑溢血,而堵塞心脏时的心肌梗塞等疾病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血块周围的神经组织坏死并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