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AI而焦虑吗?
使用AI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可否认的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捷性。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窃喜,熟练掌握了某个AI工具,工作效率较以往成倍数的提高。
AI,即人工智能,就是指“能够替代人工的智能”。从学习角度来看,它就是一种能力强大的知识工具。知识工具能把人的大脑从一个“知识储存的容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大脑有更多创造的空间。
所以,这个大趋势来临了,就要求我们去适应AI这个工具,然后去掌握它。
但是,某一瞬间我忽然迷茫了。
小外甥上高中二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接收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的。
如今的城市里,十几岁的孩子拥有自己的一部手机应该是常见的。小外甥在今年生日的时候,就入手了一部最新的苹果手机。所以接触各种AI工具就变得轻而易举。
我作为一个老师,每次看到上高中的小外甥总想板着脸提点一番。
这孩子偏科的非常严重,每次老师留作业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都要费好大的劲才能勉强完成。但是现在,使用AI几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篇质量非常高的文章。
对于孩子接触并使用AI,我是抱有一种支持的态度。但我也明白,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鼓励小外甥用AI辅助学习,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技巧。
但是,想是这样想,十几岁的少年根本不具备自我控制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可能会过度依赖AI,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作为工具就是一代淘汰一代,先进的必然会淘汰落后的,这是一个大趋势。譬如计算器就淘汰了算盘。但是AI是不一样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它能覆盖掉现在学生绝大部分重复性的学习节点。
说AI只是工具,是用来辅助学习的,还是偷懒取巧,取决于使用者的态度。
事实是当老师收上来一份全班学生的作文作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全体学生的作文水平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不能说所有的学生都是靠AI一键生成的文章,但绝大多数都使用了AI进行创作。
众所周知,在教育的过程中,自主的思考、反复的练习都是不可省略,且不能由AI代替完成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面对孩子们的AI的出现,必然会对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我的迷茫就在于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手段等,已经不足以匹配AI盛行背景下的培养方式。
你不能去拒绝孩子们去接触、使用并掌握AI,你也没有一个更适合的办法去突破孩子的惰性,并且不能粗暴的给孩子挂上一个缺乏学习主动性的标签。
对孩子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使用AI,更好地利用AI是对的,但是根本是不是还在于我们的改变?这应该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的一个重塑。
今天的话题是姐妹们坐在一起突然提起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群爱养生、爱八卦的女人,而且职业多是老师的女人。教育的话题是永远避免不了的。
喝着一壶青青乐桔梗百合配方茶,讲究的是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健康的状态。但当下AI在教育的使用上,却远远达不到一种平衡的健康状态。甚至作为“教书匠”,最大的职责进行知识传递未来是否也会被AI代替,也要画上一个问号。
诚然,老师远远不是说只有一个进行知识传递的职责,所谓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在于对孩子们情感、思维、价值观等维度的塑造。随着AI的普及,教育不仅仅是教,更多的将偏向于育。
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会允许人们搜索和获取的知识越多,AI的出现,把这些繁重的任务做了简化,也使得我们对现在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困惑。
困惑就有了问题,有了问题才有解决的动力。
相信,AI大发展的背景下,合理使用AI与育人迟早会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
家长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本文图片皆来自于网络,如侵必删)
——分界线——
|青儿姐的茶语人生|
昨日皆是过往/眼见皆是余生/前半生悦人/后半生悦己
一个爱传统文化、爱喝养生茶、爱吐槽、爱八卦的路人甲
欢迎关注,下期见
特别支持:青青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