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第一个翻车的居然是号称“全网最低价”的拼多多百亿补贴?
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刺激——消费者们熬夜蹲守抢到的“全新手机”,拆开一看竟成了二手翻新机、后封机,甚至还有模型机当场表演“变砖魔术”。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哪里是购物节,简直是大型拆盲盒现场,只不过拆出的是心碎和血压飙升套餐。
事情得从深圳华强北说起。
这个传说中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最近被扒出暗藏一套完整的“手机变形记”产业链。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旧手机回收站里,工作人员熟练得像是给手机做医美:换个屏幕、涂个漆、套个新包装,转眼间就让战损版iPhone变身“未拆封新品”。
这些“医美大师”还搞起了全国分仓,浙江、江苏、上海多地发货,生怕消费者退货太方便。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吐槽:“退货流程比找对象还复杂,要先拍开箱视频、再找第三方鉴定,最后还得和客服大战三百回合——这哪是买手机,简直是参加极限挑战。”
而号称“百亿补贴”的电商平台,这次却像是被施了障眼法。
审核机制漏洞大得能开过火车,让这些“华强北限定款”手机大摇大摆混进补贴专区。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消费者们冲着平台背书疯狂下单,结果收到货发现信号差得像2G时代、耗电快过双十一优惠券失效速度,这才惊觉自己成了“韭菜plus”。
3月15日当天#百亿补贴翻车#话题直接冲上热搜,比平台自己搞的促销活动热度还高。
这场闹剧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某平台把“低价”做成金字招牌时,就注定有人要在这上面动歪脑筋。
商家看着百亿补贴的流量眼红,算盘打得噼啪响:“反正平台要GMV(成交额),我要利润率,大家心照不宣嘛!”于是旧手机穿上新马甲,成本2000的手机挂个4000的指导价,再“含泪补贴”到3000,消费者还觉得自己血赚。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波操作堪称当代互联网版“买椟还珠”,只不过被卖掉的是消费者的信任。
这事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学课:天上掉的可能是馅饼,更可能是精心包装的陷阱。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平台用百亿补贴换流量,商家用翻新机换利润,我们普通人到底要用多少智商税才能换回安心购物的权利?
评论区蹲一波你们的奇幻购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