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发表于1918年四月的《新青年》,是第一部真正有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
白话与文言文分立、冲突、相互交错,到了《狂人日记》写成后,基本宣告了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王力先生说,“文言文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语言”,文言文优美,但也难用、难懂,它可以继承几千年的文化应用,但是格式化的语言,不适合普罗大众的使用。
当民国时,民众意识高涨,人人都要认字、懂字的时候,白话文的应用呼之欲出。其实,在我国古代即有使用白话文,比如翻译的佛经,比如明清的小说等,为了普及大众,它们都使用了较白话的方式去写作。
晚清时期,为了翻译方便,以及西方的民众识字文化思想进入我国,那时候,已出现了部分的白话文使用。
1918年至1921年,教育部门颁布了《注音字母令》、《废止国民学校各科文言教科书通告》,到了1922年,小学全面废止文言文教材,白话文正式确立了通用的地位。
白话文被正式使用的历史,也不过就是百年而已。这个新兴的语言逻辑,其实还是需要经历很多考验的,当然,能不能够顺利度过每次困难,还要看鲁迅那一代人打下的基础是否足够好,以及现代人是否足够灵活的使用白话文,而且,可以知道,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语言这门学问,还会再变化的。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