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末张角兄弟在冀州创立太平道,其后各州信徒无数,并州西河人郭泰也加入了太平道。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张角领导太平道起义,义军头裹黄巾,人称黄巾军,当时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太平道信徒都相约起事,当时郭泰领导的并州太平道众因人少,未能起兵。
不久,张角病死,黄巾起义被镇压。郭泰聚集并州太平道教众在西河郡白波谷蛰伏,等待时机起事。
中平五年(188年)各地黄巾余党再度相约起事。二月,郭泰首先在西河白波谷竖起义旗,郭泰自称大贤良师。不久,豫州汝南葛陂、青州、徐州的黄巾余部也纷纷起兵。
郭泰率众北上攻打西河郡、太原郡,一时间聚众十万,被当时人称为白波黄巾,又被称为白波军、白波贼。
郭泰又率众南下河东郡掳掠。
郭泰率众返回西河白波谷,并州人韩暹来投奔,被郭泰任为小帅。不久,灵帝去世消息传来,郭泰准备再度南下河东郡。
南匈奴右贤王於夫罗因南匈奴内部政变,被迫在并州劫掠,郭泰于是派人去联络於夫罗。於夫罗大喜,与郭泰合兵一处,一起南下河东郡劫掠。
中平六年(189年)十月,白波军与南匈奴於夫罗合兵劫掠河东郡消息传到雒阳,此时董卓刚入雒阳掌控朝政,一时朝廷震动,董卓忙派女婿、中郎将牛辅率军去河东拦截白波军。
郭泰听说朝廷派军来镇压,于是在河东郡的平阳县与临汾县之间的一个山谷内修筑堡垒,这个堡垒被人们称为白波垒,从此,这个山谷也被称为河东郡的白波谷,成为白波军新的基地。
牛辅率部将李催、郭汜、张济等来到河东白波谷,郭泰也率军迎战。郭泰利用地形优势,将牛辅军打得大败,牛辅率军逃回雒阳去了。
白波军的大胜,河东郡举郡震动,河东郡人杨奉、李乐、胡才等众山匪豪杰都纷纷来投,都被郭泰任命为白波军小帅,白波军至此势力更盛。
郭泰于是与南匈奴於夫罗部合兵,东进上党郡劫掠。郭泰接着率白波军由上党郡南下进入河内郡,直逼国都雒阳。
在雒阳的董卓大惊,此时关东还有袁绍诸侯联军逼迫,于是董卓为避锋芒,迁都长安。郭泰经过此番劫掠后,满载资财,率白波军返回了河东郡白波垒。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以司隶校尉赵谦为前将军,率牛辅部诸军再次来围剿白波军。赵谦在中平元年张角起义时曾任汝南太守,曾与汝南黄巾作战,对黄巾战法比较熟悉。
赵谦命牛辅部李催、郭汜、张济诸营,围攻白波谷。白波军将领杨奉见朝廷军势大,随即率军投降了校尉李催。
李催大喜,以杨奉为部将,收编了杨奉所部白波军。杨奉的倒戈,导致白波军大乱,郭泰率亲随突围逃走,去投黑山军去了。
白波贼帅李乐、胡才、韩暹等见郭泰逃走,也各自率残部散去。
至此,河东白波军暂被剿灭。赵谦派人向朝廷奏捷。此次大胜,赵谦被献帝封为郫侯,牛辅部诸将各有封赏。
赵谦率军回长安,牛辅率部下李催、郭汜、张济诸将留守河东郡治所安邑县。牛辅请河东太守王邑招募部分兵马,以补齐各营此前死伤空缺。”
王邑将招募新兵送给牛辅,牛辅编入各营。其中河东郡吏徐晃所率一队兵被补入了新归附李傕部的白波帅杨奉麾下,自此,杨奉以徐晃为部将。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其人后来成为三国名将。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李催等率军攻入了长安,掌握了朝政。杨奉也随军进入长安为将,其部将徐晃也因功升为骑都尉。

却说郭泰加入黑山军后,因此前自称“大贤良师”,于是在黑山军中被称为郭大贤。初平四年(193年),袁绍讨平黑山各部,郭大贤部也被其所灭。
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控制长安朝廷的凉州军将领发生内讧,车骑将军李催杀死了右将军樊稠,又与后将军郭汜举兵相攻。颜见状,颇为感动,顿时对张飞心服口服,于是,决定投降。
郭汜联合李催部将张苞、张宠,一同攻击李催营,李催军势不利,郭汜军乱箭射来,李催的耳朵被一支箭射穿,正在这危急时刻,杨奉率军赶来,击退了郭汜军,救下了李催。
杨奉虽然救下李催,但对其跋扈甚为不满,于是与李催的军吏宋果合谋要杀死李催。不想,事情泄露,宋果被李催所杀。
奉得信,带领自己所部反出了李催军营。自此,李催军势渐弱。杨奉部将徐晃向杨奉建言,让其奉天子东归雒阳,杨奉觉得有道理,于是上书献帝。
献帝一直想东归,见杨奉所奏大喜。七月,杨奉被献帝封为兴义将军、列侯,与车骑将军郭汜、骠骑将军张济、后将军杨定、安集将军董承一齐护驾东归,大军出了长安,一路东行。
八月,郭汜反悔,想挟持汉献帝西返到郿县,杨奉、杨定等不同意,率军与郭汜军大战,郭汜大败,弃军逃命。
献帝一行抵达弘农郡华阴县,驻扎此地的宁辑将军段煨将献帝迎入自己的军营。
将军杨定与段煨昔日都为董卓部下中郎将,二人素有隔阂,杨定于是诬陷段煨谋反,率军攻打段煨营,连攻十余日不能攻下。
张济与杨奉、杨定、董承等人不和,也率军西返。杨奉、董承护着献帝东行,杨定继续围攻段煨。
十月,李催反悔放走汉献帝,与郭汜联合率军来追击。正遇到西返的张济,于是三人合兵,来救段煨。杨定被李催、郭汜、张济、段煨内外夹击,杨定军大败,南投荆州去了。
十一月,李催、郭汜、张济的大军继续东行,在弘农东涧追上献帝,杨奉、董承率军迎击,双方大战,结果杨奉、董承被打得大败,此战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全部被丢弃。
献帝露宿在曹阳田野中,杨奉一面派人假装向李催等求和,一面派人往河东,联络招纳昔日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让他们带兵渡河来救驾。
此时,李乐、韩暹、胡才等白波军帅重新聚集于白波谷,各部实力有所恢复。众人接到诏书大喜,立刻与南匈奴去卑率兵渡河来迎献帝。
杨奉与昔日白波诸帅再度相会,甚是高兴,将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引见献帝后,便与众人商议破敌之策。
次日,李催、郭汜、张济率军再度来攻,杨奉命去卑率匈奴骑兵在前迎击,李催等不知杨奉有此援兵,被打得措手不及,李乐等白波军也都趁机冲出,李催联军被打得大败,斩首数千。
献帝车驾继续东行,由李乐、董承护卫左右,杨奉与韩暹、胡才、去卑率军断后。
十二月,李催、郭汜、张济等重整军队,再度追来,与杨奉、韩暹、胡才、去卑大战于曹阳。此次李催对匈奴骑兵已有防备,杨奉、去卑等被打得大败,死伤人数超过了此前的东涧之战。
护驾的李乐恐慌,当夜寻找船只,在陕县将献帝等渡过黄河,抵达河东郡大阳县。河内太守张杨闻听献帝到了大阳,也率军前来护驾,与杨奉、董承、李乐等诸军会合。
河东太守王邑将献帝一行迎至河东郡治安邑县,于是以安邑为临时都城,献帝以诸将护驾之功,封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王邑为镇北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徐晃也因此前向杨奉建言之功,被封为都亭侯。
张杨、董承提出护送献帝还都雒阳,杨奉、李乐、胡才等白波军出身的将领多是河东郡人,想让献帝留在河东,因此都反对迁都雒阳。张杨无奈,率军回河内郡治野王县去了。
建安元年(196年)二月,尚书上官洪再次提议还都雒阳,这回李乐一反常态,也表示支持,这下引起了杨奉等白波诸将的猜忌和怀疑。
护驾诸将中董承是冀州河间人,且一直支持还都雒阳,并州人韩暹性暴躁,认为此次重提迁都,肯定是董承背后指使,以离间白波诸将,遂率兵攻击董承,董承率军往河内野王投奔张杨去了。
韩暹击走董承后,屯兵闻喜。胡才得知消息大怒,与杨奉率兵出屯坞乡,准备去攻打韩暹,献帝听说,忙派人来阻止。
五月初二日,献帝分别给杨奉、李乐、韩暹各营下诏,要还都雒阳,杨奉等只得奉旨,杨奉、胡才、李乐等率军护驾献帝南下。六月初一日,献帝车驾抵达闻喜,韩暹将献帝迎入大营歇息。
杨奉、胡才后悔送献帝南下,于是找来李乐商议,想把献帝再骗回安邑。

三人计议已定,于是李乐对献帝诈言:“有匈奴叛乱在前方阻路,当往渑池东躲避。”献帝不听。
六月初六日,献帝车驾离了闻喜,走北道,一路沿山东行,沿途并无匈奴叛贼。李乐知自己谎言败露,害怕引起献帝君臣不满,于是向献帝辞行,率军回河东白波谷去了。
胡才见李乐走了,也不愿南下,也率军返回河东去了。
河内太守张杨闻听献帝南下,派董承先去雒阳修复宫殿,自己在路上迎驾接济粮食。七月,献帝回到雒阳,留韩暹、董承在京中护卫,张杨返回河内,杨奉出屯梁县,两人负责拱卫雒阳南北外围。
八月十日,献帝下诏封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董承为卫将军。韩暹居功自傲,擅权朝政。董承此前就与其有过节,此时更加不满,于是派人送密信给兖州牧曹操,让其带兵来雒阳勤王。
曹操率军赶来雒阳的消息传来,杨奉部将徐晃劝杨奉率军归附曹操,杨奉初时同意了徐晃建议,准备带兵去投曹操,后反复思忖,又反悔了,于是仍驻扎在梁县,按兵不动。
曹操率军抵达雒阳,立刻向献帝上奏韩暹、张杨的罪过。韩暹得知消息大惊,单骑逃往梁县来投奔杨奉。
杨奉正在招待韩暹,这时曹操派使者来到,并给杨奉送上礼物,杨奉见到礼物大喜。原来曹操以雒阳缺粮为由,要临时将献帝迎至鲁阳县就粮,鲁阳与梁县相距很近,杨奉便信以为真,放松了警惕。
不久,曹操护驾献帝赶往其辖区许县的消息传来,杨奉这才知道上当了,杨奉大怒,立刻命部将徐晃留守梁屯,自己与韩暹点齐兵马,要去追回献帝。
走至半路,得知曹操与献帝的队伍已经抵达许县,杨奉、韩暹怒火中烧,为了报复曹操,二人率军进入曹操的辖区颍川郡定陵县,对当地大肆烧杀劫掠。
曹操对杨奉、韩暹的劫掠并不理会,于是二人在颍川一带继续劫掠百姓。直到十月,曹操突然率军直扑杨奉的老巢梁屯,徐晃率军投降了曹操。
杨奉、韩暹见老巢被端掉,失去立足之地,只好带着残部去淮南投奔袁术。袁术大喜,留二人为将。不久袁术称帝,命二人随大将张勋、桥蕤等去攻打徐州的吕布。
吕布用陈珪之计,派人来给杨奉、韩暹送信,愿与其联合,并承诺打败袁术之后,将军中粮草全部送与二人。二人大喜,决定背叛袁术,改投吕布。
下邳一战,杨奉、韩暹按照与吕布的约定,临阵倒戈,导致张勋、桥蕤率领的袁术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此后,杨奉、韩暹率所部在徐州、扬州一带四处抄略为寇。有一回,二人接到吕布的指令,去劫掠屯驻小沛的刘备军粮草。
刘备得知消息,派人来请杨奉,假称愿赠与其军资,杨奉大喜,率所部来到刘备大营赴宴,结果宴上被刘备伏兵斩杀,其部被刘备吞并。
韩暹得信大惊,率领残部要逃回并州老家,途中经过沛国杼秋县时,被当地屯帅张宣斩杀。
留在河东白波谷的胡才被仇家所杀,另一白波帅李乐则染病而死。至此,汉末曾盛极一时的白波军全部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