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乌克兰因战火纷飞向外界发布重磅消息,再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角力的核心关注点。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将派技术团队赴华盛顿商讨矿产协议,并明确表态愿为美国未来军援支付500亿美元,此前他曾因矿产问题与特朗普发生争执。
乌克兰作出此决定的原因是什么?需探究其背后的因素。
【美乌矿产协议】
历史充满讽刺,三年前泽连斯基以“抗俄英雄”形象聚民心。如今,他需在“抗俄”与“依美”间平衡。4月9日,他宣布11日乌经济部副部长卡奇卡将率团访美。
这支团队含经济、财政、司法等部门官员,负责重启与美矿产协议谈判,并为泽连斯基500亿美元军事援助计划奠定基础。
这场磋商表面技术性强,实则关乎乌克兰主权、资源及地缘安全。2月底,泽连斯基拟与特朗普签矿产协议,但因一场历史性争执,被白宫拒之门外。
据透露,协议核心为设立联合基金,将乌克兰能源矿产等未来收益半数注入,美国拥有该基金经济利益的主导权。
美方3月提交的新草案遭乌方质疑为“全新版本”,要求乌方将自然资源收益转入美方基金,美方占董事会3席,并优先偿还2022年以来军援本息,余款方用于乌重建。
乌官员私下称该条款似“战败条约”,引发民众抗议。泽连斯基态度矛盾,强调“平等伙伴”,主张收益均分,并设红线:不违宪、不妨碍入欧、符国法。
他的姿态回应国内民意,并暗含对美施压的反制。乌克兰拥有全球稀缺的锂、稀土等战略矿产,这些资源乃美国新能源产业与国防供应链的关键所在。
同时,4月9日泽连斯基宣布,谈判中另一议题亦棘手:乌克兰愿出资500亿美元,用于购买防空系统等装备,以此换取美国未来的军事援助。
此提议反常规,却显基辅深层忧虑:拜登政府军援虽存,特朗普政府对乌态度不明,美未明确安全保障。乌方欲以预付绑定资源收益与军购,确保华盛顿长期支持。
巨额资金来源何处?泽连斯基建议直接支付或入矿产基金。后者或致乌克兰陷“资源换武器”循环,虽可应急,但或透支国家经济未来。
即便如此,乌克兰仍决定重启谈判,因其处境日益危急。4月起,俄军对乌多处军事设施实施近期最大规模空袭,基辅周边目标亦遭精确打击。
同时,美俄代表在土耳其秘商恢复使馆工作,虽未直提乌克兰,但美方强调和平为关系正常化前提,令泽连斯基政权担忧被卷入某种“交易”。
内忧外患中,泽连斯基的“红线策略”犹如豪赌,欲以资源为筹码,在美俄间寻喘息之机,却遭国内反对主权让渡之声,特朗普政府强硬立场更添拉锯战结局变数。
这场谈判关乎弱国在生存压力下的资源主权抉择。乌克兰的稀土、锂矿等资源是经济重建的基础,也是安全交换的筹码,但美方草案条款将其权衡推向极端。